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陕西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所造成的污染日益加剧,畜禽养殖污染成为了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对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危害,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关系畜产品有效供给,能够减缓畜禽粪便带来的环境压力,能对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进行改善,是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采用补贴的方式激励养殖户进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政策发布后了解政策的实施现状,从微观角度理解养殖户的行为,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进一步优化政策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最先介绍了问题出现的背景,提出问题后,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界定了规模化养殖,介绍了主要的养殖污染处理技术,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因环境污染的特征所构建的政策工具的可行性。随后对全国和调研所在地陕西的养殖污染进行了估算,列举了相关的补贴政策。采用二元Logit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实际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了关中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场采用沼气技术的影响因素。发现养殖户的环保态度,沼气技术替代方式是否得到收益,是否获得补贴对养殖户是否采用沼气技术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1)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在环境污染具有外部性,在养殖业属于微利行业的前提下,污染治理设施的引进成本是大部分养殖户不愿意承担的,政府有必要采取激励政策与管制政策。(2)计量经济学结果证明了补贴政策对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是有效的,目前污染水平和治理情况下,政府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增强补贴额度并丰富补贴方式,更灵活的方式更实用有效。(3)养殖户对畜禽养殖污染没有科学准确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导致消极的态度;政府对养殖户的监督力度不足,相当比例的小规模养殖户缺少监督,而监督力度对养殖户采取保护环境的工作正相关,因此对养殖户的监督与宣传对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也是不可缺少。(4)发现在沼气设施的修建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后期的运营存在较大问题,沼气设备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后期的运行投入。本研究在论证了补贴政策具有显著影响论证了补贴政策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同时,发现了心理认知变量对养殖户是否采用沼气技术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存在显著影响,原因可能在于养殖户对环境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的不科学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