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五种人工林林下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环境解释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南亚热带五种典型人工林:马尾松、杉木、米老排、红椎和火力楠林下植物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环境关系的研究,重点探讨环境变量对林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旨在比较五种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并系统分析南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和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的制约因素,从而为本地区人工林的营林管理、林下生物多样性维持、植被的恢复、改良土壤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研究区选择林龄、营林措施、坡向坡度基本一致的马尾松林、杉木林、米老排林、红椎林和火力楠林,通过布设标准样方、物种调查和样品采集,实验室内样品分析,对林下灌木层、草本层植物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森相关分析、冗余度分析法(RDA)以及偏冗余度分析等方法结合环境因子,探讨了南亚热带五种典型人工林林下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以及乔木层结构(生物变量)和立地条件(生境变量)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五种人工林中,针叶林(马尾松和杉木)灌木层植物多样性高于阔叶林(米老排、红椎和火力楠),而五种林分之间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差异不显著:草本层与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正相关性显著。2.影响灌木层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有三类:一是反映地形的指标(海拔);二是反映乔木层特征的指标(林分类型、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透射系数和林分公顷断面积):三是反映土壤性质的指标(土壤有机碳、全钾、速效钾、C/N、pH值、通气孔度)。在影响灌木层植物群落组成的因子中,以平均叶倾角、透射系数、林分类型、公顷断面积表示的生物变量解释百分比远大于以海拔和反应土壤性质的指标所表示的生境变量。3.影响不同林分类型草本层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除林分类型外,其他均与灌木层相同;针叶林与阔叶林的草本层群落组成及限制因子有显著差异;在决定草本层植物格局变异中,生境变量的作用略大于以乔木层特征指标表示的生物变量。4.在五种人工林中,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极显著高于阔叶林;细菌、放线菌、原生生物的生物量,针叶林显著高于阔叶林。阔叶林的细菌群落、革兰氏阴性菌群落、真菌群落、原生生物群落的磷脂脂肪酸百分比含量高于针叶林的。5.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有:林分类型、林分公顷断面积、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透射系数、土壤碳氮比、土壤速效钾、土壤含水量、细根生物量。五种不同林分类型中,生物变量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解释部分远高于生境变量,且生物因子与生境因子的交互作用占的比例较高。
其他文献
风场和周边建筑对大型建筑结构风效应的干扰问题一直是风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此问题从研究对象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对高层建筑结构风效应的干扰,一类是对大型工业
本文通过对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进行竖向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裂缝开展情况以及骨架曲线、滞回曲线、延性性能、承载力退化、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
近年来,结构健康监测己成为土木工程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在于损伤识别算法。剪切型结构具有形式简单、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实际工程中诸多结构(
波纹腹板H型钢梁作为一种新型构件,能以较薄的腹板厚度获得较高的抗剪屈曲能力,从而可以节约大量钢材。随着波纹腹板H型钢梁在多高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梁柱刚性连接作为主要的连
微生物浸矿电化学及吸附机理的研究对微生物冶金中化能自养生物的代谢和浸矿工艺技术的进步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编号:2007BAB18B06)的资助
乙醛是用于合成有机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随着乙醛需求量增大及乙醛装置生产能力的增长,乙醛废水排放量不断上升。乙醛废水成分复杂,直接排放将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本文对乙醛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组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优化建立新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可做为乙醛废水水质监测的参考方法,并为废水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可反映废水处理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超滤分级及树脂分级后乙醛废水中有机物进行分析发现,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