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案处方,实现对李灿东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用药特点及的学术思想的总结与传承。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李灿东教授门诊诊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病案,按照统一格式整理,运用Mircrosoft Excel、SPSS Modeler 18.0以及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通过频数,关联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病案资料进行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案处方,实现对李灿东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用药特点及的学术思想的总结与传承。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李灿东教授门诊诊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病案,按照统一格式整理,运用Mircrosoft Excel、SPSS Modeler 18.0以及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通过频数,关联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李灿东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特点。结果:1.一般状况:140例病案中,男性多于女性,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在40岁至70岁之间呈显著上升趋势,61岁至70岁为高发年龄段。病理分型腺癌占75.00%,鳞癌占23.57%,腺鳞癌及大细胞癌临床少见。TNM分期中,Ⅳ期51例,Ⅲ期54例,中晚期患者共105例,占总数的75.00%。2.症状统计:140例患者的症状要素共137种,其中频率≥10%的症状要素有14种,将其作为高频症状。高频症状中排名前5的呼吸系统症状依次是:咳嗽、咳痰、胸闷、胸痛、气喘,其他系统症状排名前5的依次是神疲乏力、纳差、口黏腻、口苦、自汗。3.证素统计:病位证素以肺(92.11%)最为多见,其次为脾(41.87%)、心(32.51%),肝、肾出现频率低;病性证素排名前5依次为痰(85.22%)、瘀(71.92%)、气虚(63.05%)、湿(61.08%)、气滞(42.85%),热、阴虚、血虚、阳虚出现频率低。4.用药规律:使用药物频率大于5.00%的药物有36味,作为本研究的常用药物;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频率最高,占总频率的21.42%,其次分别为清热药、理气药、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等;药性上寒性、温性药物二者居多,平性药物次之,凉性药物较少;五味中苦味、辛味居多,甘味次之;药物归经以肺、脾二经居多,心、胃、肝、胆经次之。药物关联中,二药关联最常用的药物组合为半夏、陈皮及枳实、竹茹;三药关联中最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陈皮、半夏、茯苓及枳实、竹茹、柴胡。药症关联中,咳嗽的常用药物为百部,常用药组为百部+柴胡+黄芩+茯苓+陈皮+半夏;咳痰常用药物为百部,常用药组为百部+柴胡+黄芩+茯苓+陈皮+半夏;气喘的常用药物为五味子,常用药组为五味子+人参+麦冬+紫菀+款冬花+百部;胸闷的常用药物为柴胡,常用药组为柴胡+赤芍+枳实+陈皮+半夏+茯苓;胸痛的常用药物为延胡索,常用药组为延胡索+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神疲乏力的常用药物为人参,常用药组为人参+麦冬+五味子+陈皮+半夏+茯苓;纳差的常用药物为六神曲,常用药组为半夏+陈皮+茯苓+生姜+六神曲+枳实。5.核心处方:第一组药物:柴胡、枳实、赤芍、川芎、生地黄、桃仁、红花、桔梗、牛膝、黄芪、胆南星、山慈菇、夏枯草、甘草;第二组药物:柴胡、黄芩、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黄芪、丹参、山慈菇、胆南星、六神曲、生姜、百部、甘草;第三组药物:柴胡、黄芩、半夏、党参、桂枝、赤芍、六神曲、生姜、大枣、甘草;第四组药物:半夏、陈皮、茯苓、紫菀、款冬花、人参、五味子、麦冬、甘草。结论:1.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病位在肺、脾,累及心、肝、肾三脏;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虚实夹杂,实性证素以痰、瘀、湿、气滞多见,虚性证素以气虚多见。2.李灿东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选用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理气药、补虚药及活血化瘀药;常用的治法包括化痰清热、理气散结、益气活血;常围绕半夏、陈皮二药进行组方,与其配伍的主要药物有茯苓、柴胡、枳实、竹茹、黄芩、黄芪;针对咳嗽、咳痰常用百部、半夏、竹茹,多选用二陈汤合小柴胡汤化裁以及温胆汤加山慈菇加减;针对气喘常用五味子,多选用生脉饮合款冬花煎化裁。针对胸闷常用柴胡、枳实,多选用四逆散合二陈汤化裁。针对胸痛常用延胡索、丹参,多选用桃仁四物汤加延胡索、丹参化裁。针对神疲乏力常用人参,多选用生脉饮化裁。针对纳差常用六神曲,多选用二陈汤合橘枳姜汤化裁。临床常用处方包括血府逐瘀汤、柴芩温胆汤、柴胡桂枝汤、二陈汤、生脉饮。3.李灿东教授治疗非小细肺癌的用药原则包括立足整体,调畅气机为先;谨守病机,化痰祛瘀为要;随证化裁,顾护胃气为重。
其他文献
目的:旨在观察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在止痛、改善创缘水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希望为混合痔术后止痛提供一种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方便于临床操作的中药外用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名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82例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收治入院的18岁~65岁湿热下
目的:本课题运用独活寄生汤联合PNF技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1.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门诊及病房收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68例,并将纳入的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对照组予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独活寄生汤联
目的:通过观察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及优势。方法:选取来自我院骨伤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予单纯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红蛋
目的观察八宝痔疮膏治疗湿热下注型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作用机理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有效、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湿热下注型炎性外痔的药物,也为研制八宝痔疮膏提供证据和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96例在泉州市中医院肛肠科被诊断为湿热下注型炎性外痔的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以八宝痔疮膏外敷患处,对照组以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敷患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7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汤对关节镜下冻结肩松解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01月0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诊断为冻结肩并接受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术的患者112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剔除1例),试验组32例(剔除1例,脱落1例)。对照组术后予口服“依托考昔片”,1天1片,服用3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止痛汤
目的:通过观察强骨宝方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骨量进一步丢失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期间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并符合标准、自愿参加该课题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60例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均采用统一
目的:本课题通过整理康良石教授(以下简称为“康老”)治疗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的医案资料,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康老在鼓胀临证的用药经验,据此进一步分析总结康老对鼓胀病机的认识及用药思路。方法:本课题以就诊于康老处的1994至2006年间的鼓胀医案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病例数100例,共373诊次。经过处方校准,数据录入,标准化处理后,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对一般情况、四诊资料、中药
目的:通过观察“养脾调枢方”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积分、中医症状单项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安全性指标的变化,评价“养脾调枢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探讨养脾调枢方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漳州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颈部功能锻炼配合基础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缓解期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厦门市中医院骨三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均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及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进行颈部功能锻炼,2次/日,7次每周,共治疗3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