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原则下的“垃圾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巴塞尔姆小说艺术论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g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的新一代之父”和“当代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以其思维上的大胆革新性和艺术上的鲜明独创性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作家效仿。在不确定性的美学原则下,巴塞尔姆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游戏性和狂欢化的美学效果。阅读巴塞尔姆的作品,读者常常在大笑之余不得不佩服作家过人的胆识、对艺术独到的见解以及他的的睿智和聪颖。在后现代语境下,巴塞尔姆的作品从创作方法上看主要体现了解构主义艺术思维策略的运用和狂欢化美学效果的追求。 本论文从巴塞尔姆不确定性的美学原则入手,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指导,从两方面探讨了巴塞尔姆作品的特点:结合延异、播撒、擦抹等解构策略分析了巴塞尔姆小说的游戏性;从狂欢化角度切入作品的艺术思维、美学风格、修辞、语言等几方面,探讨了他作品的狂欢化美学风格。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三联书店主办的综合性书评杂志《读书》在读书界知识界产生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影响,它的文学选择深深地影响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态度和思想变迁。1979年至1989年
本文是对清代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及其词论的综合研究. 本文开头首先确认纳兰性德作为满族词人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产生的广泛影响,并对他的创作成就加以肯定
独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以及绵延的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使德莱塞既深切地同情女性又对女性怀着强烈的控制情绪。这种矛盾的观念表现在他的创作中,就使得作品中的主人公
如今,各式各样的洗手液、洗衣粉、柔顺剂等洗涤用品很多,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