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国家从战略高度将广西推向了区域经济合作与对外开放的前沿。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本文仅指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市所在的区域,下同),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唯一的沿海区域,战略地位突出,区域优势明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尽快推进该区域临海工业的发展,即主要如何正确选择与布局该地区临海工业的主导产业,进而促进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动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亦较薄弱。为此,论文主要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通过阐释和归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产业理论、生态工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中有关主导产业选择、布局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通过分析主导产业选择和布局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在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和布局时,应以上述思想和理论为指南。如应借鉴比较优势基准理论,充分了解该经济区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方面的相对优势;借鉴关联度基准理论,注重那些关联度高,特别是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借鉴筱原两基准理论,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大和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布局时,如借鉴成本市场学派理论,应充分考虑成本和市场因素,寻找最佳区位点;借鉴点轴理论,将主导产业布局在沿海三市发展,然后通过三市之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产业向连接三市的交通线附近扩散,形成“点轴”布局模式。这些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布局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其实际操作提供了依据、思路和策略。(2)定性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现状,理清了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指明了其发展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得到了该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即通过主成分分析,从48个变量中提取了9个主成分并得到了其相对重要程度;而聚类分析得出的10大类因素涵盖了所有变量,主成分分析得到的9个主成分与聚类分析得到的10大类因素基本一致。因此,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进行分析,便既能涵盖所有变量,又能了解各个主成分的重要性,从而得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按重要程度依次归结为产业选择、基础设施等8大类。这既揭示了目前影响该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又为该经济区临海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布局和发展提供了基础。(3)从选择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原则出发,并依据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和特性,以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为参考,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该区域临海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获得了该指标体系下用以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决策的基础数据(即12个候选产业);并采用基于组合赋权和PROMETHEEⅡ方法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对该12个候选产业进行主导产业选择。该方法利用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法对主观权重进行集结,既考虑了决策者的偏好,又减少了决策者的主观随意性。根据准则权系数,应用PROMETHEEⅡ方法对候选产业进行排序,以及通过设定主导产业的评判标准,便依次得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的6个主导产业:石化业、电力业、电子信息业、钢铁业、船舶修造业以及海洋生物业。(4)采用区位指向分析方法,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布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出发,根据其对产业布局影响程度的强弱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对提出的6个主导产业进行了区位指向分析,并根据不同的主导产业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区位指向和相关数据,经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提出了6个主导产业分别在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市的具体布局,可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