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中一类油层聚驱后注二元(P/S)可行性研究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强化采油主要依靠化学驱,其中聚合物驱所占比例较高,然而聚合物驱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约50%的原油残留在地下。近几年对聚/表二元复合驱的研究呈上升趋势。本文综合现场试验和室内实验初步确定了二元复合体系的配方。根据萨中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和聚合物驱后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探索了聚驱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对二元复合体系粘度稳定性评价、界面张力测定等静态实验,初步优选出适合萨中一类油层地质特点的二元复合体系,并且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二元体系的静态吸附量以及动态滞留量;在模拟大庆油田萨中一类油层的油藏条件下,开展了天然岩心和人造柱状岩心的驱油实验,对比分析了水驱后和聚驱后进行高浓聚合物驱、无碱二元驱的驱油效果,定量分析了聚驱后高浓聚合物驱、无碱二元驱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本文还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水驱后及聚驱后残余油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聚驱后具有不同界面张力的二元驱、高浓聚合物驱在仿真孔隙模型中的微观驱油机理,验证了聚驱后高浓聚合物和二元驱提高采收率的可能性。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聚驱后二元复合体系的最佳浓度为CP=1500mg/L,CS=0.3%,该二元复合体系的粘度、界面张力稳定性较好;高浓聚合物驱和二元驱均能够进一步提高聚驱后采收率,但二元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较为明显。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分析针灸健脾补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7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5)予以针灸健脾补肾法配合西药美沙拉嗪栓塞肛治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油在大庆油田一类油层中已经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油田开采年限的不断加长,大部分主力油层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随着油井含水的增
本篇论文论述了1937—1941年间美国对日本经济制裁的酝酿、讨论、实施的曲折过程。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论述了从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38年6月美国对日本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