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强化采油主要依靠化学驱,其中聚合物驱所占比例较高,然而聚合物驱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约50%的原油残留在地下。近几年对聚/表二元复合驱的研究呈上升趋势。本文综合现场试验和室内实验初步确定了二元复合体系的配方。根据萨中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和聚合物驱后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探索了聚驱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对二元复合体系粘度稳定性评价、界面张力测定等静态实验,初步优选出适合萨中一类油层地质特点的二元复合体系,并且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二元体系的静态吸附量以及动态滞留量;在模拟大庆油田萨中一类油层的油藏条件下,开展了天然岩心和人造柱状岩心的驱油实验,对比分析了水驱后和聚驱后进行高浓聚合物驱、无碱二元驱的驱油效果,定量分析了聚驱后高浓聚合物驱、无碱二元驱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本文还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水驱后及聚驱后残余油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聚驱后具有不同界面张力的二元驱、高浓聚合物驱在仿真孔隙模型中的微观驱油机理,验证了聚驱后高浓聚合物和二元驱提高采收率的可能性。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聚驱后二元复合体系的最佳浓度为CP=1500mg/L,CS=0.3%,该二元复合体系的粘度、界面张力稳定性较好;高浓聚合物驱和二元驱均能够进一步提高聚驱后采收率,但二元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