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润燥止痒汤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0525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润燥止痒汤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入选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自拟润燥止痒汤”,外擦冰黄肤乐软膏。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西可韦),外擦冰黄肤乐软膏。两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33例,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为48.48%,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32例,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显效率为34.38%,总有效率为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检验P>0.05),说明两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在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伴随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伴随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病情与疗效的关系比较:两组间中度病情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对中度病情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中对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  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对中度病情患者的疗效以及在改善患者伴随症状和临床用药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德国用中医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并与西药进行平行对照。 方法:德国奥托博伊伦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共80人,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针刺治疗组(简称针刺组)和药
背景:  原发性冻结肩,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肩部疾患,普通人群中发病率约2-5%[1],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有低龄化趋势,但仍以50岁左右为高发年龄段,故又有“五十肩”之称[2]。冻
目的:本研究应用ALPF(II)型钢板内固定并WDFC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拟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就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将2004年11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退行性腰
在西洋求中医的患者经常有西医难治的病症,但患者本身一点不了解中医理论或症名。当中医必须翻译从病人的诉苦到中医有用的术语。譬如很少见到说自己有胸闷、痞满等症的美国病
目的:采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表面肌电测试系统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以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为载体,观测导师罗才贵教授的罗氏趾压踩腰法,并对比笔者的趾压踩腰法,得出罗氏趾压踩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