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污染防治与规划中,点源污染一直是国家控制的重点内容,且随着防控和治理技术的日渐成熟,控制成效显著。与点源污染相比,非点源污染常被忽视,且由于非点源污染排放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复杂性,控制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非点源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成为水环境污染难以彻底改善的重要影响因素。辽河流域,我国七大流域之一,近年来由于农田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畜禽养殖量稳定增长,农村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置,再加上非点源污染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辽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制约着流域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本研究以辽宁省辽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DEM等为数据源,以ArcGIS为数据分析平台,应用径流曲线方程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分别对辽河流域的溶解态氮磷(降雨径流产生)污染负荷和吸附态氮磷(土壤侵蚀产生)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并分析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和产生原因,最后从源头控制和过程削减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流域规划和水体污染控制提供参考性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总氮的污染负荷量为1.02×105t/a,其中溶解态氮的污染负荷量1.01×105t/a,吸附态氮的污染负荷量为586.96t/a;非点源污染总磷的污染负荷量为7.1×103t/a,其中溶解态磷的污染负荷量为7.0×103t/a,吸附态磷的污染负荷量为121.08t/a。
(2)就空间分布而言,铁岭、沈阳、鞍山、抚顺四个城市的氮磷污染物负荷量最大,铁岭、沈阳和锦州的污染负荷强度最大。农田化肥施用过度、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以及畜禽的不规范养殖,是造成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3)就土地利用类型而言,耕地和森林的氮磷污染物负荷量最大,耕地、裸露地和人工表面的氮磷污染负荷强度最大。过度施用化肥是耕地氮磷污染负荷大的主要原因;植被覆盖度低是裸露地氮负荷大的主要原因;农村生活污染是人工表面磷负荷大的主要原因。
(4)基于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源头控制、过程削减等控制对策。在源头控制方面,建议适时适量施肥施药,鼓励施用有机肥和使用生物农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环保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科学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规模化养殖程度,加强养殖区的环境管理。在过程削减方面,建议通过建设植被缓冲带(林带或草地带),来减缓径流速度和降低径流量,达到降低污染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