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w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的基本配制原理为基础,结合国内外RPC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纤维对RPC性能的影响与改善作用。复合化是水泥基材料高性能化的主要途径,工程上用的复合材料一般是将一种材料分布于另一种材料中,以达到增强某方面性能的目的。前一种叫增强材料,后一种称为基材。对混凝土来说,钢筋是目前最重要的增强材料,此外,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应用最多、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增强材料。纤维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增韧、阻裂三个方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就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能、不同尺度的纤维掺入水泥基材中,使其在不同尺度和性能层次上相互补充,以达到取长补短造就高性能混凝土的目的。本文应用两种不同原材料矿渣及粉煤灰来配制RPC;并分别将钢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以单独掺入和相互混杂的方式做成试件,进行抗压、抗折的力学性能试验。然后收集试验得出的数据,相互间进行分析比较,并对比其他的文献资料给出的研究结论,探讨钢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素RPC力学性能的增强作用。目前对于掺入纤维后的RPC力学性能所做的研究工作还不多,对于掺入单一纤维或者混杂纤维来增强RPC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的相关文献也都很不全面。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掺入不同原材料以及掺入纤维后的RPC的力学性能,力求得到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建设中、经济实用的最优配合比的RPC。
其他文献
储备式锂电池是飞弹引信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引信电源的迅速发展,要求储备式锂电池具有“抗高过载和快激活”的特性。为了得到储备式锂电池激活过程中储液瓶的破碎状况和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数字仿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工具,而其中负荷模型对仿真的结果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负荷具有时变性等特点,负荷建模一直是电力系统分析中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也已经成为制约实测负荷模型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用聚类分析对负荷进行分类,然后用多曲线辨识的方法分别建模,由于特征向量的选择对聚类的效果影响很大,文中还分别对以模型参数和激励响应为特征向量
由于内蒙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电网用电负荷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非线型性、冲击性、不平衡负载和产生谐波丰富的用电设备相继接入电网,这些负荷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内蒙公用电网的电能质量指标。另一方面传统的电能质量监测手段无法适应风电、电铁等快速变化负荷的监测要求,导致内蒙古电力公司公用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而目前内蒙古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互不兼容,需要研究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