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非结构化地形的四足机器人设计与控制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足机器人相比于其它类型的机器人具有更强的地形适应性,其依靠腿足运动能够应对非结构化地形环境,实现在复杂地形下的自适应稳定行走。而吸附式爬行机器人由于其灵活的空间运动能力,可在复杂表面开展大范围的行走与操作,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航天、社会生活中。针对四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和地形适应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四足吸附式爬行机器人,对其面向非结构化地形行走的步态与控制展开研究,并通过联合仿真验证了其步态规划及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以及成果如下:(1)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设计了一种通过足端和腹部黏附爬行的机器人,对其腿结构进行静态受力分析及有限元分析,完成机器人运动学建模。(2)四足机器人步态规划与稳定性分析。提出了机器人地面行走和壁面行走的稳定性判据,规划了地面行走的3+1步态和壁面行走的蠕动步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3)地形感知与身体自适应控制。针对机器人面向非结构化地形行走问题,利用机器人腿部力传感器感知地形参数,通过调整机器人身体的高度和姿态,实现对非结构化地形的自适应行走,并对足端轨迹进行了规划。(4)动力学与控制系统联合仿真与分析。通过搭建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系统联合仿真平台,完成机器人不同步态的仿真实验,并对机体位移、足端轨迹等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了其结构设计、步态规划、稳定性理论及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为减少山地齿轨轨道交通中传统转辙机拉杆槽结构道岔的转辙机数量、优化结构布局、减少占地面积,文中设计了一款新型道岔转换系统,其采用连杆结构使可动齿轨成对运动.使用ADAMS软件完成系统的动力学和运动学仿真,得到关键零件的运动参数和运动规律;使用Ansys完成工作时的受力仿真分析,得到关键零件的强度和应力.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新型齿轨道岔转换系统后,安装一台转辙机就能同时驱动两组可动齿轨,实现齿轨道岔转向的工作任务.整套系统结构不存在死点,工作时装置运行平稳,强度刚度符合要求.
近年来,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给网络运维带来了各种困扰。针对传统运维方式中网络拓扑依赖、安全资源难以复用以及人工成本过高等问题,同时顺应近几年网络发展过程中虚拟化、开放化以及软件定义化的趋势,基于软件定义安全的安全服务编排系统是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虽然安全服务编排系统利用软件定义安全中的集中管理特性,具有实现灵活部署、提升资源复用率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