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高龄老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h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住院高龄老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了解住院的高龄老人在心力衰竭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特点、合并疾病及药物使用情况等,为高龄老人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也为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及节省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老年病科及心内科住院的年龄≥80岁的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选350例,年龄80-99岁,平均年龄为81.84±1.49岁,其中男性184例,女性166例。2.研究方法:①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所选病例的病历资料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等;心衰的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合并疾病、并发症、应用药物、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等。②建立老年心衰患者资料数据库,应用SPSS16.0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高龄老人的慢性心力衰竭的分级:II、III及IV级分别为33.33%、38.14及28.53%;2、高龄老人心力衰竭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依据不同的分型依据,舒张性心衰占82%、慢性心衰占95.14%、左心衰占81.43%。3、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构成:引起心衰的前三位病因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及老年病退行性瓣膜病。多病因常见。4、高龄老人心衰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逐渐减少。结果显示疲乏无力占84%、睡眠障碍占23.7%、部分患者还表现为精神障碍症状占3.71%。5、高龄住院患者临床用药情况:用药居前四位的为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ARB)、地高辛,联合用药比较常见,联合应用2种及3种治疗心衰药物的比例为59.1%及35.32。6、高龄心衰病人合并疾病情况:合并的其他系统疾病居前三位的为:贫血、肾功能不全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占比例分别为32.00%、18.86%和6.00%。7.与心衰相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各项生化指标的界值,主要包括NT-proBNP、肌钙蛋白I,分别占43.44%、24.53%。8.超声指标示:左房增大比较明显。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重量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1.高龄老人心力衰竭常常缺乏典型临床表现。2.高龄老人心力衰竭II、III、IV级心功能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别,以III级所占比例略多;心衰程度有随龄加重的趋势。3.高龄老人心力衰竭以舒张性心衰最为常见类型。4.高龄老人心力衰竭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要病因,老年退行性瓣膜病也比较常见。常常为多病因。5.高龄老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房颤动及贫血。6.高龄老人心力衰竭NT-proBNP常明显升高。7.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使用率最高。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ARB)、地高辛比例也较高,联合用药比较常见。
其他文献
本文将唐人论诗之“喻”作为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对唐人论诗之“喻”研究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唐人论唐诗和唐人论诗诗研究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对唐人论诗之“喻”这一方法展开
徐石麒是明末清初扬州地区一位颇负盛名的文人。他在广陵词人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作剧之名,当时远传;著作之丰,扬州一带几乎无人能比;成就之高,颇受时人及后人的好评。惜其文
目的:观察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将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与尼莫地平两组。观察治疗前后头晕
对数图像处理模型已经广泛的形成并且应用于图像处理的很多领域,包括边缘检测、图像增强和图像恢复等等。本文针对随机缺陷版图图像的预处理和航拍影像去雾处理技术,对该类模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的生命观对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进行调查
目的总结分析后牙残冠经4种方法制作桩核冠修复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1颗后牙残冠分别采用整体铸造桩核、插销式分裂桩核、纤维桩树脂核、铸瓷桩核,加铸造全冠、烤瓷全冠或
为方便且准确的测定物料滚动摩擦系数,通过对平抛运动装置的改进设定了一种测定物料滚动摩擦系数的方法.将所需测定物料打磨成球状,然后让其在半径为R的圆弧铁轨上成θ角处无
陈确,明末清初思想家,作为历史文化名人,陈确的各方面都值得后人研究,而对陈确诗歌的研究一直是陈确研究的薄弱环节。准确地理解、把握陈确诗学思想和诗歌内涵,对于全面研究
研究目的本课题选择患有子宫肌瘤且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前后对机体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和意义,探讨腹腔镜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