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以福建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xuaner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和社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拉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差距不合理问题日益严峻,最突出地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等。以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来衡量的话,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4,远远越过了国际警戒线0.4的水平。201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1.0,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各类保障性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比将达到6:1。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坦承,中国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差距过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要求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将和谐社会的各种和谐关系落到实处,在城乡收入分配方面必然需要相应的要求。   第一章“引言”: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并对本文的创新之处做了概括。   第二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制度的变迁”: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到国内各项政策制度的沿革所经历的变革与完善。   第三章“正确解决城乡收入分配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现实基础,紧密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系统论证了城乡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作为一个社会政治问题早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四章“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全国收入分配特点”: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即以时间和区域为线索研究福建的收入分配现状,对全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总体情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第五章“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分析”:通过对制度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的剖析,及对福建自身的成因特点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因为,以期对解决城乡居民收入问题有所裨益,进而达到进一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第六章“构建公正合理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系”:明确建立公正合理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系的复杂性、紧迫性,提出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根据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能够利用尿素中的非蛋白氮,使其变成蛋白质,因此可将尿素用作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合理使用尿素能够替代一些蛋白质饲料,减少饲养成本.但是,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探索中逐步推进了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是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完善,也是对十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发展中不断地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高等教
生态社会主义是顺应世界生态环境问题的发展潮流而兴起的一种思潮,并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走向成熟。戴维·佩珀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中针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