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绵羊皱胃瘘管手术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enghu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微创、视野清晰、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小、组织粘连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到动物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畜牧生产及胚胎移植等领域。皱胃瘘管手术是通过给皱胃安装瘘管收集皱胃液,分析皱胃的消化程度,分析过瘤胃蛋白、分析皱胃中寄生虫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国内外关于腹腔镜绵羊皱胃瘘管手术的实验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设计并完成了腹腔镜绵羊皱胃瘘管手术,建立该手术的操作方法,评估手术的技术可行性与安全性,并与开腹皱胃瘘管手术相比较,从手术对绵羊生理机能的影响、应激反应的影响以及术后疼痛评分来评价手术效果及可行性,进一步深入评价绵羊腹腔镜皱胃瘘管手术,为腹腔镜手术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实验选用12只本地绵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腹腔镜绵羊皱胃瘘管手术组和开腹绵羊皱胃瘘管手术组。腹腔镜组采用“三孔法”通过建立气腹,进入套管和手术器械,在皱胃胃底部放置T型瘘管,进行荷包缝合固定,在皱胃两侧做牵引线使皱胃与腹壁粘连等步骤进行皱胃瘘管的手术。开腹组通过暴露腹腔,皱胃两侧预置牵引线固定,在皱胃胃底部放置T型瘘管,进行荷包缝合固定,收紧牵引线,使皱胃与腹壁粘连等步骤完成实验。手术期间,监测绵羊的临床体征和各项生理指标,采集静脉血液检测对应激反应和肝肾功能的影响,并在术后进行VAS疼痛评分,评价两种手术对动物术后的疼痛反应大小。术后20天,进行腹腔镜探查,评估腹腔镜绵羊皱胃瘘管手术的技术可行性,观察粘连情况。本实验成功的完成了绵羊腹腔镜皱胃瘘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9min,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2.5cm;开腹绵羊皱胃瘘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3min,切口长度平均约10cm。两组术中均见心率、体温、血压、呼吸频率下降,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但都于术后逐渐恢复,腹腔镜皱胃瘘管手术与开腹皱胃瘘管手术相比对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更小。两种手术对机体肝肾功能的影响,虽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开腹手术影响较大。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腹腔镜组于术后6h升到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开腹组于术后6h升高,在术后12h达到最值,之后开始降低,腹腔镜组动物恢复更快,说明较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影响更小。术后1周进行皱胃液采集,两组均顺利采集皱胃液。术后20天进行腹腔镜二次探查,所有绵羊皱胃与体壁形成稳固的粘连。通过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应用腹腔镜技术成功的完成了腹腔镜绵羊皱胃瘘管手术,并且瘘管固定确实,术后绵羊皱胃液采集良好,绵羊恢复快,说明腹腔镜绵羊皱胃瘘管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方法。2.与开腹绵羊皱胃瘘管手术相比,腹腔镜绵羊皱胃瘘管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术中出血少、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机体应激反应较小、术后疼痛轻、动物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损失。目前对猪链球菌主要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使猪链球菌耐药现象严
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引起的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病发于1~3周龄的雏鸭,可引起90%以上的死亡率,而35日
摘 要: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有效而必要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研究问题,发现知识,通过音乐课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提高学生发现,获取新信息,从而
摘 要: 本文主要叙述了信息化技术在《糖类的营养作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为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中职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尤为重要,教师应在已有的教学方式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多媒体课件、远程网络教育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