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高血压人群的证候资料,进行高血压中医证候和动脉僵硬度的大样本调查,探讨动脉僵硬度在社区高血压人群不同证型间的特点,在早期发现社区高血压人群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和证候分类标准方面做出初步的尝试性研究,为简化社区高血压中医诊疗工作及探索“补肾和脉法”防治社区高血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大样本调查方法,综合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中旬,在山东省平原县县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及在职人员、县教育局在职及离退休教师调查数据,筛选无重大合并疾病的高血压患者,依据严格的标准操作规程,通过标准问卷调查形式收集临床变量资料及证候分级量化资料;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立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等单一证候及其复合证候,作为标准证候分型;根据《中医虚证辨证标准》确立肾虚证和非肾虚证;运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血压脉波检测仪测定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功能参数,将所有结果,录入ACCESS数据库,建立数据查询,导入SPSS17.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不同证候间动脉弹性参数进行主因素校正前后比较,对动脉僵硬度功能参数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动脉僵硬度功能参数的主因素,应用协方差的统计方法消除主因素影响后,比较不同证型间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差异,分析社区高血压不同证候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结果:(1)社区高血压人群常见证候分布为阴虚阳亢证(589/1881)和阴阳两虚证(577/1881),肾虚证(1118/1462)。(2)高血压标准证型间动脉弹性功能参数校正主因素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高血压肾虚、非肾虚证候间动脉弹性功能参数校正前后,baPWV、ABI、AI有显著性差异(P<0.05),cSBP、AI P75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肾虚证人群baPWV、AI明显增高,提示肾虚证人群动脉僵硬度显著增加。结论:在特定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因素的社区高血压人群中基本证候分布为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肾虚证;高血压标准证型间动脉弹性参数校正主因素后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肾虚、非肾虚证候间动脉弹性参数校正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肾虚证人群动脉僵硬度显著增加;在反应动脉僵硬度变化方面,以肾虚、非肾虚证的证候分类方式可能比基于标准证候的高血压的证候分类方式更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