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反季节成花诱导与内源激素及其他生长物质关系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lowfast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分别于2008年8月和2009年9月,选用晚熟‘松风本’和中熟‘凤梨穗’龙眼品种为试材,分设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利用氯酸钾诱导龙眼反季节成花。从激素平衡学说的角度,研究了花芽生理分化期间各种内源激素、多胺和水杨酸等生长物质含量变化、内源激素平衡动态、相关酶类活性变化及其对相关生长物质的调节作用等,探讨氯酸钾诱导龙眼反季节成花的本质和机理。试验结果如下:1.在氯酸钾诱导龙眼反季节成花过程中,生物学观察发现,施药后第43天出现抽穗开花现象。解剖学观察显示花芽生理分化期为施药后33天内。对内源激素动态的研究表明,ETH、ZT等在花芽生理分化的前15天变化显著。因此,可以认为,花芽生理分化期前15天是诱导反季节成花的关键时期。这为龙眼反季节生产上制订调控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时间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2.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激素比例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花芽生理分化期,ETH大幅提高;ZT始终高于对照;GA3含量明显下降;而ABA和IAA含量略有降低;说明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高含量的ETH和ZT、低含量的GA3以及较低水平的ABA和IAA的激素动态水平,有利于诱导成花。(2)花芽生理分化期,ZT/GA3、ZT/IAA和ZT/ABA显著增加,ABA/GA3和IAA/GA3相对升高,ABA/IAA下降的激素平衡水平,有利于花芽分化。从中可见,高含量的ETH、ZT和高比值的ZT/GA3、ZT/IAA、ZT/ABA在激素动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对ETH含量变化、及其合成相关物质(多胺和SA等)的研究表明,处理后ETH含量明显上升并始终高于对照,在花芽分化关键时期出现一次高峰,比对照高出2.34倍,且各处理含量增幅与氯酸钾浓度成正比。此外,SA含量上升但增幅与氯酸钾浓度成反比,Spm含量低于对照。由于Spm和ETH共用前体SAM,而SA又可抑制ACC转变为ETH。说明氯酸钾通过调节Spm和SA含量来促进ETH合成,从而促进成花。由此可见,花芽生理分化期,高含量的ETH是龙眼反季节诱导成花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4. ZT含量变化及其比值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花芽生理分化关键时期,ZT含量明显上升并出现高峰,比对照高出1.79倍;分析比值还发现,在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ZT/GA3、ZT/IAA和ZT/ABA比值峰值分别是对照的3.38倍、4.07倍、3.16倍。这说明在花芽分化关键时期,高含量水平的ZT以及高的ZT/GA3、ZT/IAA、ZT/ABA比值对诱导龙眼反季节成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对内源激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活性降低,且该酶活性与ZT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1);IAA氧化酶活性增强,且该酶活性与IA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6)。可见,氯酸钾能通过调节相关酶活性变化来调控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综上所述,在花芽生理分化的关键时期,ETH、ZT含量水平高,GA3、IAA和ABA含量水平低以及高比值的ZT/GA3、ZT/IAA和ZT/ABA的内源激素动态平衡水平有利于花芽生理分化,也是诱导成花的关键,这为龙眼反季节生产制订调控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植物内源sRNA(small RNA,小RNA)在调控基因表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其中,sRNA在植物病原菌互作中的调控
本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校园内的黄连木实生群体为研究试材,自2006年3月到2009年11月,对其群体的物候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及生长特性进行调查研究,以选择出树形端正,秋叶鲜艳,气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简称甘蓝。因耐寒、适应性强、易贮耐运、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随着生产上大面积栽培,甘蓝的病虫害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