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呼唤,它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而现在的地理教学,仍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为了解决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病,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的有效途径是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以地理新课程为研究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就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分为以下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引出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认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涵义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为核心,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基础的教学基本结构和活动程序。并阐述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涵义和研究意义目的,以及对国内外主体参与教学进行了溯源。最后介绍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进行理论阐述,从两层次进行介绍,第一层介绍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认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等。第二个层次主要介绍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统一、激励评价等。并提出了创设情境、自主交流活动、应用拓展创新、总结评价等。第三部分通过对近两千名高中生就地理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着重阐述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操作程序,并重点介绍了主体参与课题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即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然后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充分交流想法,再次通过教师的进一步点拔进行应用实践,进而进行创新,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第五部分阐述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策略:第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并时常的激励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分别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创设情境和巧妙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第三实施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以及第四部分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第六部分结论与思考,通过研究得出了很多有关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正面评价,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可能存在的弊端。本文既结合和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体现了笔者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