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排放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亦承诺负担一定碳减排责任。省级行政区是国家政策最直接快速发挥作用的区域单元,因此研究省级区域碳排放问题对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碳排放多来自化石能源消费,而江苏省作为东部发达省份,能源年消费量大且以化石能源为主,研究其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江苏省1987-2009年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和1995-2009年产业终端能源消费数据,核算出江苏省的碳排放量及相关指标,并对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各品种一次能源碳排放量及其排放结构和效率、三次产业终端能耗碳排放量进行了时序特征分析,归纳其发展变化特点;继而对碳排放总量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脱钩分析,证明江苏省在研究期内大部分年份只实现了相对脱钩。(2)运用LMDI法对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的增长进行社会经济分解分析,将碳排放总量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等四个因素的乘积,分析各因素对碳排放量变化产生的驱动作用。其中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为主要拉动因素,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为主要抑制因素。再从产业的角度做产业终端能源消耗的因素分解分析,将产业终端能耗碳排放量分解为产业结构、产业能源效率、产业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经济规模等因素。其中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为主要拉动因素,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系数为主要抑制因素。(3)对江苏省将来10年内(到202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做了三种情景下的预测分析,发现基准情景下整体碳排放情形将不容乐观;在低碳情景下低碳形势将有所改观;在强化低碳情景下则将实现碳排放与经济的完全脱钩。(4)在分析江苏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优势和劣势基础上,针对其显示情况提出了实现低碳发展的对策: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进先进低碳技术,并强化低碳意识,打造良好的低碳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