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苏丹三七区原油高含蜡、高胶质沥青质和高凝固点的特点,根据原油降凝机理合成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梳型聚合物,通过红外(I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就不同因素对降凝效果的影响作了研究探讨,具体内容如下:1.以壬基酚与甲醛为原料,合成了线形聚合物酚醛树脂,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以醋酸锌为催化剂,调节反应PH值至4—7范围内,壬基酚与甲醛摩尔比1:1.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h。2.研究不同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确定了丙烯酸十八酯合成的最佳工艺,丙烯酸与十八醇摩尔比为1:1.5;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0.7wt%;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0.4wt%;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4h;携水剂按醇酸总质量的50%计。在此反应条件下,酯化产率可达93%以上。3.以碳酸乙烯酯、1,3—丙烷磺内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酰胺、高级醇等为原料合成了酚醛树脂接枝碳酸乙烯酯(A)、酚醛树脂接枝1,3—丙烷磺内酯(B)、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酯二元共聚物(C)、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酯三元共聚物(D)、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酰胺酯化物(E)等五种梳型聚合物,分别考察了其对原油的降凝效果,发现A、B两种降凝剂降凝效果较差,仅为0~1℃。降凝剂E降凝效果最好,达到6.5℃。4.研究了梳型聚合物的链段分布、亲油端链段、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降凝剂加入量、降凝剂处理温度等因素对原油降凝效果的影响。随着亲油链段的增长,降凝效果越来越好。随着引发剂加入量的增加,降凝效果越来越好,进一步增加,降凝效果开始变差。随着聚合温度的提高、聚合时间的延长,降凝效果越来越好,最后趋于稳定。5.确定了C、D、E三种降凝剂的最佳合成工艺,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酯(mol)=1:3,引发剂用量0.5wt%,聚合温度105℃,聚合时间4h时,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酯(mol)=2:1:6,引发剂用量0.7wt%,聚合温度100℃,聚合时间6h,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酰胺(mol)=6:1:2,引发剂用量0.6wt%,聚合温度100℃,聚合时间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