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交际活动并不总是顺利的。根据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交际主体(如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表达与推理信息意图过程中的差异和他们彼此之间认知语境的差异经常会导致预期之外的交际结果。说话人的明示行为与听话人的推理、交际主体语境假设的语境化过程和他们彼此之间共有的认知语境的构建过程都会影响交际的最终结果。《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是J.K.ROWLING写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之一,该系列小说是关于一个年轻的魔法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这本小说作为该系列小说的第三部,小说的主要舞台仍然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虽然是魔法世界不是现实生活,但是作为现实世界的映射,其庞大的的人物数量,不同的人物身份和精彩的人物对话都给我们研究关联理论提供了理想语料。本研究以关联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的人物对话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说话人的明示行为、听话人的推理过程以及交际主体双方如何构建新的认知语境来分析小说中各人物在不同情形下的交际意图。大部分人类交际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意图,根据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语境观,交际意图主要可以通过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的明示行为和听话人的推理过程)、语境化(构建认知环境和更新语境假设)来实现。当说话人想要实现交际意图时,他会直接给出信息意图(即话语)作为明示行为,作为听话人,需要根据该话语解码说话人的信息意图然后根据自身的认知环境来推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个过程就是明示—推理过程。而语境,作为语用学的重要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可变的参数,语境化就是对这一参数不断补充、修正与优化的过程。交际主体可以共同通过构建新的认知环境和更新已有的语境假设来完成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交际双方对共有的认知环境是否互明会影响语境化的效率。笔者通过对这本小说中对话的研究得出交际主体的关系越亲近,对彼此的了解越多,越能通过简洁的明示行为和高效的推理过程达到交际意图;交际主体对彼此的了解越多,在交际中互明的认知语境也就越多,较集中的语境化过程越快。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引起更多研究者对于关联理论中的交际观和语境观的关注,也希望本研究可以有助于关联理论的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