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Wallerian变性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在Wallerian变性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受检者90例,包括: (1)正常志愿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0-69岁,平均57岁。无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 (2)正常变异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7-55岁,平均45.5岁。在常规MRI扫描时发现双侧大脑脚或脑桥基底部体积不对称,而无脑内病损。 (3)病变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3岁,平均59.8岁。脑原发病变均位于一侧,无双侧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对侧的肢体活动不灵等。在常规MRI扫描发现病侧大脑脚或脑桥基底部体积萎缩。 2.仪器与方法: 所有的受检者均分别进行常规磁共振MR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DTI)扫描,常规MRI扫描主要包括:SE-T1WI序列,SE-T2WI序列及FLAIR序列。DTI扫描主要参数采用:TE=minimum,TR=6000,图像矩阵128x128,NEX=1,FOV=24,B值为0和1000s/mm~2,层厚3.0mm,无层间距,层数26层,每层采集25个不共线的梯度方向的数据,时间2分48秒。利用后处理FUNCTOOL2软件,于所得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糖耐量异常患者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从而探讨糖耐量异常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以及进一步说明评价上述指标较传统检测指标血肌酐、尿素氮
研究背景及目的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理特点是系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