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作为婴幼儿生活与成长的主要场所,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实施开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农村民族地区对婴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素有“世界满语活化石”之称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满达柯友谊乡三家子村为个案,对当地满族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实施现状展开调研,并在对满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内容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婴幼儿抚育理念与家庭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当地满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的嬗变过程进行问题分析,并从历史因素、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提出关于满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嬗变的对策思考,以期更好地促进满族婴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和满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三家子村不同满族家庭的走访与观察,以及对村中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的满族母亲展开访谈,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最终得出结论。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导言部分交代了选题缘起、选题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学科及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和主要研究方法,并详细介绍了三家子村的整体概况。第一章从满族传统的婚姻观念、育儿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满族婴幼儿家庭保育传统和教育传统,并根据现代婴幼儿抚育理念与家庭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民族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第二章通过整理从三家子村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归纳并描述了当地满族婴幼儿家庭教育实施现状;第三章重点分析和归纳了以三家子村为个案的满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在嬗变过程中出现的几点变化,包括传统教育内容的变化,家庭教育主体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传统教育方法的变化等;其影响因素问题涵盖了历史因素、科技发展进步、政治经济生活的改善、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以及人口流动等方方面面;第四章重点提出了关于满族婴幼儿家庭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第一是立足满族的文化生态环境,甄别满族婴幼儿家庭教育内容,取其精华;第二是加强引导,重视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三是尝试建立专为农村民族地区开设的家长学校,选取适合满族文化传承的家长学校培训教材,培养家长学校师资,帮助民族地区家庭了解和熟悉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