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矿产资源的大国,在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开采破坏和环境问题。露天矿开采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但随着露天开采深度的增加,边坡的高度、面积也会不断增加,边坡稳定性受到严重的破坏,影响矿区周围的建筑设施,破坏地表建筑物,危害矿区工业设备设施。为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降低损失,对露天矿区边坡及其周边地表形变进行监测研究势在必行。传统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有其各自优势,也能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要求,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难以实现大范围监测。D-InSAR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穿透能力强等特点,适宜监测长时间、大范围形变,但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失相干和大气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有效应用于微小形变的探测研究。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相继提出了PS-InSAR和SBAS-InSAR等时间序列InSAR分析方法。稳定点目标识别是时序InSAR的关键技术之一,有效地识别可靠而准确的点目标是实现高精度形变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旨在探究时间序列影像上稳定点目标选择方法,以实现高精度的地表形变信息反演。为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研究时序SAR影像上的稳定点目标选择方法。对已有的基于相干系数、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三大类单一稳定点选取方法进行总结,指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双阈值选点算法的应用情况,从而提出基于振幅和相位的综合选点方法。利用ERS-2数据验证算法的选点效果,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振幅和相位的综合选点方法在降低已有选点方法误选率的同时,又保证了稳定点选取的密度和可靠性。(2)根据本文提出的选点算法,利用时序InSAR监测露天矿区边坡及周边形变情况。分别采用永久散射体、小基线集,及结合两种选点结果的MT-InSAR,对鞍山市1996年至2000年露天矿区边坡及周边形变进行反演,着重讨论DGM-E04和JGM3重力轨道对配准精度的影响,以及SRTM-DEM和ASTER GDEM两种DEM数据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时序InSAR技术在露天矿区边坡及周边形变监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时序InSAR技术可用于监测露天矿区边坡及周边形变,且精度达毫米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