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组织TNF-α、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sky260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脑出血的发病特征、临床表现、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及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过程的认识,并参阅大量古今文献,采用脑内定向注射胶原酶诱发大鼠ICH模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设计,运用科学实验方法及现代化检测手段,对动物模型及电针对大鼠ICH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脑组织病理形态及细胞因子的评价,旨在探讨电针对脑出血治疗作用的机制。  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50只,体重250-280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CH模型、脑出血+电针高频组、脑出血+电针低频组,每组10只。采用脑内定向注射胶原酶诱发大鼠ICH模型。电针组选大椎、水沟及风府穴,常规针刺,低频电针组电针波宽0.6ms,频率2Hz,电流强度为0.5mA,高频电针组波宽0.6ms,频率100Hz,电流强度为0.5mA;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不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评估大鼠ICH模型神经功能缺损改变情况,光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检测TNF-α、ICAM-1蛋白表达情况。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⑴神经功能缺损情况:7d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低频组与高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电针低频组与高频组之间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⑵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与24h和72h死亡之模型大鼠脑组织比较,7d后模型组脑组织血肿明显吸收,水肿较前明显消退,细胞肿胀减轻,但炎性细胞浸润比较明显;而电针低频组和高频组可见到比较轻微的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⑶TNF-α、ICAM-1细胞因子的表达:经电针治疗7d后,电针低频组和电针高频组大鼠的脑组织TNF-α、ICAM-1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①电针可明显改善大鼠ICH模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低频电针与高频电针改善程度无差别。②电针可促进脑出血模型大鼠血肿的吸收;减少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③电针可能通过抑制TNF-α、ICAM-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脑水肿及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复方双氢青蒿素对Friend鼠白血病病毒模型的作用效果。  方法:⑴Friend鼠白血病病毒模型的建立;⑵白藜芦醇对Friend鼠白血病病毒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⑶双氢青蒿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