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噻咯基团的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噻咯(silole)是环戊二烯中的桥头碳原子被硅原子取代后所形成的,因为硅原子的外环σ*与环戊二烯π*形成了σ*-π*共轭,使得噻咯分子的最低空轨道(LUMO)能量远远低于吡咯、呋喃、噻吩、和嘧啶等五元环。噻咯的这个性质赋予了其良好的电子亲合力和电子迁移率,使它在光电子材料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它可以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的电子传输材料,也可以作为发光材料。   首先我们把噻咯作为桥连基团引入卟啉化合物,合成了噻咯桥连的双卟啉,并研究了它的光谱性质和电化学性质。我们发现,噻咯桥连双卟啉具有噻咯衍生物都有的一种特殊的荧光特性-聚集诱导荧光性质(AIE)。随着溶液中水的含量的不断增加,噻咯桥连双卟啉会产生聚集,卟啉部分的荧光会产生猝灭,同时噻咯部分的荧光会增强,发射光从红光变成蓝光,这是我们在普通双卟啉上没有观察到的性质。我们通过循环伏安法确定了它的能级和电化学带隙分别为-5.01、-3.45和1.56 eV。由于引入了噻咯基团,使得它的LUMO能级和带隙比直接键连双卟啉的要低。   其次由于噻咯结构的独特性,我们尝试将硅原子引入卟啉内核,用具有独特电子结构的噻咯环代替卟啉中的吡咯环而形成新型的硅杂卟啉。我们尝试采用[3+1]法合成硅杂卟啉,但是,由于中间体2,5-二(2-吡咯基甲基)噻咯片段并没有合成成功,未能完成硅杂卟啉的合成。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手性药物在现代药物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现代手性药物的基本合成方法,综述了近年来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氧杂苯并降冰片烯开环反应的研究进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
三联吡啶类衍生物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以及独特的分子结构,已成为电致变色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合成了10种酯基取代的三联吡啶化合物,并以此为配体,合成了20种配合物。对30种新型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紫外和电化学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变色材料进行概述,介绍了电致变色材料的定义及变色机理,对无机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分类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列举了生活
烃源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和各种无机矿物的集合体,而有机酸普遍存在于沉积有机质中,是未熟-低熟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的常见组分。烃源岩又存在多种无机元素,它们对生烃起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