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下作业活动有着各种检测与作业需求,例如船底附着物的清除、海洋生产平台水下结构检测、水下沉船的探测、水下管道焊接等。潜水员水下作业具有一定风险,成本较高,活动范围有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下作业活动有着各种检测与作业需求,例如船底附着物的清除、海洋生产平台水下结构检测、水下沉船的探测、水下管道焊接等。潜水员水下作业具有一定风险,成本较高,活动范围有限,可以研制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进行水下作业。本文结合江苏省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科研项目,主要开展了水下检测与作业机器人 ROV样机的研制,并进行了基于视频图像目标识别的水下机器人航向控制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根据本项目的研制要求,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水下检测与作业机器人ROV的研制方案。结构设计方案包括ROV本体部分的设计,及水动力性能仿真分析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水面控制系统、水下控制系统和脐带缆的设计。 其次进行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水面控制系统包括水面监控平台和水面电源箱。水下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电源板、电机驱动板、485通信板、传感器模块等。脐带缆连接水面和水下控制系统,给水下控制系统供电和通信。监控软件基于VC开发,具有图像显示、导航及监控信息叠加、ROV控制功能。水下嵌入式微控制器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了底层控制板相关软件程序的设计及定深、定航闭环PID控制程序的设计,并搭载μ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然后进行视频图像目标识别与定航控制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对视频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目标分割、目标边缘轮廓提取、目标边缘轮廓的归一化中心距的特征提取、基于当前图像与目标图像归一化中心距的欧式距离的目标识别、目标质心坐标的提取、目标质心坐标与图像中心坐标偏差的计算等,然后采用闭环PID负反馈控制,实现ROV对目标的定向航行控制。 最后进行ROV系统联调、水池和湖泊实验以及目标识别仿真实验,系统联调验证整个控制系统调试成功,水池实验验证了ROV在水中的前进、后退、上浮、下潜、左转、右转、横移、定航、定深等水下运动功能和水下监测功能。金山湖湖泊实验验证了ROV在开阔水域具有较好的实际作业效果。此外,对ROV目标视频图像进行了目标识别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不同场景下的识别效果,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其他文献
1971年,美国加州大学的蔡少棠教授根据电路元件的完备性原理,预测了忆阻器的存在。直到2008年,HP实验室用纳米材料研制出实物忆阻器,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忆阻器具有非线性特性,很容易产生混沌振荡信号,因此成为设计混沌电路中一个新兴电路元件,利用忆阻器设计混沌电路是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忆阻混沌电路与传统混沌电路相比,其动力学特性不仅依赖于电路参数的变化,还依赖于忆阻器初始值的设定。目前研究
本论文主要对一种多自由度助老助残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助老助残机械手的结构特征,建立其D-H参数模型,求出正向运动学方程,并结合蒙特卡洛法对助老助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本世纪交通发展的趋势,车型识别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方法存在成本高、施工麻烦等缺点,基
能源危机问题的日益突显使得新能源和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太阳能电池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使得光伏发电从新能源领域中日益
对于机器人控制系统来说,核心问题可以抽象为函数的逼近。对这个问题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尽可能建立与被控对象比较接近的数学模型,然后求出数学模型的系数;二是模拟智慧生物对自
油田既是产能大户,也是耗能大户,抽油机是油田生产的主要耗能设备,其耗电量占油田用电量的45%左右,与此同时抽油机的系统效率也不高,目前只有25%左右。如何实现油田抽油机的增产节
向日葵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国内外市场开发潜力大,但是向日葵病害的日益猖獗造成向日葵产量大幅降低,所以对向日葵病害的准确识别与防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摘要:铝土矿浮选是“选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粗选矿浆浓度是衡量浮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浓度过高,矿浆充气度降低,精矿品位不高;过低时,矿浆流量随之
CT技术不仅能清晰、精确的再现被测物体的内部结构,而且能定量地给出物质组成和内部细节的几何尺寸,在医学和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低能X射线工业CT中,由X射线连续谱导致的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流电动机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相较于常见的交流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体积小、运行可靠、低损耗、结构简单等优点,永磁同步电动机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永磁材料的研究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对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系统调速过程中,如何在满足系统的动态、静态性能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鲁棒性能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传统的永磁同步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