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程式化场面研究——以战争、恋爱、婚礼、审案场面为中心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dy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场面指戏曲文本在舞台上的表现形式,是戏曲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所展开的活动境况。戏曲场面不等于戏曲的“一场”或“一折”。一场戏或一折戏可以是一个戏曲场面,也可以是若干戏曲场面的组合。元杂剧大多数场面由于具有明显的程式性(即模式性),可以归入某种类别,如恋爱场面、婚礼场面、审案场面、战争场面、看病场面、祝寿场面、科举场面、团圆场面等等。   元杂剧中描写战争场面的剧本约占总数的26%。剧作家主要通过明场、暗场、明暗场齐用的方式来处理战争场面。战争场面作暗场处理时主要通过探子汇报战况来表现,作明场处理时的舞台表演形态主要有四个方面:交战前,交战双方互通姓名;调阵子;砌末,包括面具表演与骑竹马表演。   元杂剧中描写恋爱场面者有26种左右,约占总数的11%。其表演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程式:后花园相遇相恋表演程式、拜月烧香表演程式、听琴表演程式、吟诗作赋、传书递简程式、相思成病程式等。   元杂剧中涉及婚礼场面的有30种左右,约占总数的13%。其中有5个剧本出现彩楼抛绣球招亲的场面。婚礼场面的表演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完整的演出婚礼场面,主要在《桃花女》剧中。其二,撷取婚礼中的某个环节来演出婚礼场面。其三,撷取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婚礼环节来演出婚礼场面。   元杂剧中出现审案场面的剧本有32本,约占总数的14%。元代社会政治黑暗,冤狱丛生,所以出现了众多的“平反冤狱剧”,元杂剧中就有12个,其共同的情节程式就是:贪官污吏受贿屈判,之后大多由一个清正廉直的官吏来伸冤,或由好汉将受冤者救出。也有一些剧本将政治清明的愿望寄托在清官能吏的身上,这些案件一般只需要审理一次就可以结案,并且较为公正,我们称之为“一审通过剧”。无论是“平反冤狱剧”还是“一审通过剧”,其表演形态都包括排衙科、喝撺厢、犯人当面、鬼魂诉冤等程式,所不同的就是“平反冤狱剧”比“一审通过剧”中间多了官吏贪贿、屈判以及后来清官的审囚刷卷平反环节,在表演形态上表现为“舒三个手指科”等。   以上各个场面的共同特征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可以揭示元杂剧场面的表演特征,主要有:程式性、表现性、虚拟性与民俗性。
其他文献
描述了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二期工程中,电子储存环升级的闭轨测量系统及其在设备研制中的应用.介绍了性能稳定可靠的Bergoz束流位置监测电子学信号处理器.升级后的闭轨测量系统
帝王的文艺思想往往直接影响到他们所统治时代的文学发展。作为清代的第二任帝王,康熙不仅通过一系列文艺政策规范当时文坛走向,而且以帝王之尊,留下了颇为丰富的文学篇什,其《圣
学位
桐城桂林方氏自始迁祖方德益于宋末元初移居桐城,至明代前期家族门第渐至兴盛,不但以科第仕宦显达于时,而且于治学、诗文、习艺皆著称于世,成为江南显赫之世家大族,延至清末历二十
学位
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帕慕克本人及其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论文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弗洛姆关于异化的部分观点作为理论支撑,在文本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