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探索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相关分析,着重对校企合作的内涵、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主要模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开展本研究依据的一些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的实践做法,提出了可供我国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有益经验。第三部分分析了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建设不适应校企合作模式,固有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原因主要是:企合作双方认知存在差异,合作双方关系不够牢固,合作双方均存在无法回避的风险。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阐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一是改革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主要路径有:科学定位,确保企业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课程体系,强化企业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形成校企师资合力;高校在校企合作时应做制度化调整。二是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主要路径有:关注企业人才需求指向,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忠诚度意识,降低企业合作中应用型人才流失风险。三是完善政府对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主要路径有: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对校企合作的财政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