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参与是人的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将公民培养成为合格政治人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也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大学生正处于人一生中最富有活力的青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会在这一时期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政治参与的状况如何,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够传递下去,进而影响到社会政治体系运行的大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深入分析高校学生政治参与内涵的同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辽宁省三所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归纳和总结出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效对策。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目的、选题意义以及论文的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本论文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二章: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包括政治参与的定义以及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定义,理论基础包括政治社会化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民自治理论,分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调查及分析。对辽宁省三所高校内进行问卷调查,解析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既有政治参与积极性较高、政治参与行为较理性、政治参与渠道多样化这些积极表现。也存在大学生政治参与目的功利化、大学生政治参与效能感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相对无序、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知行脱节等消极现象。第四章:就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根据第三章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剖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高校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理论教育有待加强,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家庭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培养的缺失;大学生自身政治参与态度积极但行为被动。第五章:该部分主要对完善大学生政治参与提出相应对策。主要包括:构建健康宽松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发挥高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教育和引导.,家庭在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大学生政治参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