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是我国优质甜瓜的主要生产基地。但由于甜瓜叶部病害严重,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白粉病是近几年危害甜瓜最注重的叶部病害。传统防治病害的方法都存在不足,生产中多采用硫磺粉或含硫药剂防治该病,但硫制剂的大量使用,不仅严重污染农田环境,且防效逐年降低。轮作和环境清洁等农艺措施能降低病菌基数,是控制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设施条件下不可能实现有效轮作;培育抗病农作物也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有效手段,但抗病育种所需的时间太长。植物诱导抗病性具有高度的生物安全性,可以有效的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根据诱抗效果,诱抗剂甚至可以部分的代替农药。次生代谢物质被认为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适应环境,与环境(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病、抗逆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甜瓜诱导抗病性产生过程中次生代谢酶和物质变化的研究对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抗白粉病甜瓜品种“银帝”和感病品种“卡拉克赛”为试材,以BTH、SA、纳米硅为诱导剂,研究了甜瓜白粉病抗性诱导过程中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主要的次生代谢酶和物质变化,探讨诱导处理对甜瓜次生代谢的影响。结果如下:1、BTH、SA均能显著诱导甜瓜对白粉菌的抗性,降低病情指数。SiO2白粉病初发病时,可以显著降低病情指数。BTH诱导效应较SA好。2、BTH、SA和白粉菌接种均能显著增强甜瓜叶片次生代谢酶PAL、POD、PPO活性和次生代谢物质绿原酸、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且BTH、SA能诱导甜瓜叶片系统次生代谢酶和物质的增强,提高甜瓜植株抗病性,BTH诱导效应大于SA,SiO2无影响。3、BTH、SA诱导甜瓜抗白粉菌的效果与甜瓜品种基础抗性正相关,对抗病品种的诱导效果高于感病品种。卡拉克赛接菌后2天已经发病,银帝4天后发病。抗病品种银帝PAL、POD、PPO活性和绿原酸、木质素、HRGP含量增加强度大于感病品种卡拉克赛。因此可以认为,抗病品种受侵染后次生代谢酶活性迅速升高,产生足量的酚类化合物、木质素、类黄酮和植保素等抗菌物质,抵御白粉菌的侵入和产生过敏性反应杀死白粉菌,感病品种则反之。4、BTH、SA和白粉菌接种,甜瓜叶片次生代谢酶PAL、PPO酶活性变化和次生代谢物质绿原酸、木质素、HRGP含量变化在时间和趋势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诱导剂处理和白粉菌接种诱导甜瓜次生代谢酶PAL、PPO活性增强,可以增强甜瓜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次生代谢酶PAL、PPO、POD活性升高和次生代谢物质绿原酸、总酚、类黄酮、木质素、HRGP含量增加与甜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反应有关,是寄主抗病反应的生化机制之一,次生代谢酶和物质提高,提高了植物的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