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人民币得到世界各国(地区)的广泛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由此得到契机。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满足人民币存量大幅增加所带来的境内外投资需求,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离岸人民币市场能够促进境外资金储备池的形成,为境外资本提供融通渠道,还能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跨境资本流动,而境内外市场在利率、汇率等方面存在较强的联动性,加之离岸市场更易受到国际风险的冲击,这就造成境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与波动。这种不稳定会首先影响特定的境内外金融联动途径,继而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效果与最终目标的实现,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就体现出我们研究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对境内货币政策目标影响的深刻意义。本文选取境内外利差、境内外汇差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量这三个境内外金融市场联动途径,作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为境内金融市场带来波动的途径。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对境内外金融市场联动途径的影响、联动途径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以及不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程度下中介目标的调控效果对实现最终目标的影响这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先概述了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介绍了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三个联动途径:境内外利差、境内外汇差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量;阐述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对上述三个联动途径的具体影响;再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阐述了这种影响如何通过中介目标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在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本文运用格兰杰双变量因果检验,验证了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对境内外金融市场联动途径存在着影响。再进一步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和中国香港人民币存款量为被解释变量,上述三个联动途径为解释变量,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指标的增加对境内外利差、汇差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增长都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的周期较长;中国香港人民币存款量的增加对境内外利差、汇差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量的增长都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境内外汇差增长的影响较弱,且有滞后效应。其次,本文运用EGARCH模型,分别将货币供给量、利率水平这两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上述三个联动途径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得出结论:境内外利差变动对两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在对利率水平的影响中存在“杠杆效应”;境内外汇差的变动对利率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企业货币市场供应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但不存在“杠杆效应”;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量的变动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但不存在“杠杆效应”,而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再次,本文运用TR门限模型,以代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程度的离岸人民币环球指数(RII)和中国香港人民币存款量(HRD)分别作为门槛变量,以代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LN(M2))与利率水平(SHIBOR)为解释变量,再分别以代表最终目标的CPI指数和工业增加值(IAV)为被解释变量,验证了不同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程度如何通过影响中介目标的调控效果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经过上述的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运用多种手段应对离岸人民币市场对境内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第二,推进利率与汇率市场化进程;第三,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第四,完善货币政策的制定与监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