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肩峰下微创切口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locking system, PHILOS)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该种手术方式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提出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我科治疗106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资料,使用Constant评分、DASH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通过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指数评估患者生命质量,统计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因素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81例患者获得超过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6.6±4.7分,DASH评分为24.2±9.7分,EQ-5D指数得分为0.72±0.07分,EQ-VAS得分为83.5±7.8分;内固定后共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8.3%),其中肩峰撞击16例(19.8%),头干角丢失6例(7.4%),头干角丢失合并螺钉穿出关节面2例(2.5%),螺钉穿出关节面2例(2.5%),肱骨头坏死2例(2.5%),切口脂肪液化5例(6.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撞击组与无撞击组比较,大结节位置过高、钢板位置过高及Neer分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头干角丢失组与未丢失组比较,年龄、术后内侧皮质缺损、Neer分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大结节位置过高、钢板位置过高及Neer分型是发生术后肩峰撞击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后内侧皮质缺损、Neer分型是发生术后头干角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肩峰下微创切口PHILOS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能够使骨折患者术后获得相对满意的肩关节功能和生命质量。2、肩峰下微创切口PHILOS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肩峰撞击及头干角丢失发生率相对较高。3、大结节位置过高、钢板位置过高及Neer分型是发生内固定后肩峰撞击的独立预测因素。内固定后内侧皮质缺损、Neer分型是发生内固定后头干角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