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诱变适宜醇酯比啤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Ap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实验室保藏的啤酒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基础发酵性能实验,发现该菌株的凝聚性强、死灭温度正常、发酵速度较快、表观发酵度与真实发酵度适中、最高单天降糖值适宜,高级醇产量较高,醇酯比例较高,说明基础发酵性能良好,可以作为出发菌株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微波诱变技术对出发菌株CF-1进行物理诱变,依次通过乳酸培养基、YEPD-碳酸钙培养基、TTC显色培养基进行初筛,发酵实验后测定高级醇含量进行复筛,得到7株适宜醇酯比例的啤酒酵母菌株,对7株啤酒酵母新菌株进行基础发酵性能实验和遗传稳定性实验,最终选定MB-7为诱变最佳菌株,在麦芽汁糖度为lOBrix的9℃的主酵温度下进行发酵,突变菌株MB-7的高级醇生成量为87.15 mg/L,酯类生成量为19.85 mg/L,较出发菌株CF-1发酵性能更优越,且醇酯比仅为4.39。采用RAPD分析技术对出发菌株CF-1和突变菌株MB-7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发现出发菌株CF-1与突变菌株MB-7在电泳图谱上存在明显的条带差异,并对出发菌株CF-1和突变菌株MB-7进行全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出发菌株CF-1和突变菌株MB-7在蛋白质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异。通过实验结果做出判断,出发菌株CF-1与突变菌株MB-7相比,在DNA分子水平上发生的是轻微的损伤,没有对啤酒酵母的基础发酵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符合预期实验要求,是一株醇酯比例适宜的啤酒酵母新菌株。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出发菌株CF-1和突变菌株MB-7的发酵液进行风味物质分析,发现MB-7的高级醇生成量明显降低,而其他风味物质的含量均在啤酒风味物质含量标准范围内。所以,从啤酒酵母菌株发酵的综合水平来看,突变菌株MB-7较出发菌株CF-1更优越,更适合作为生产用菌。
其他文献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半个多世纪来,国内外十分关注这一历史时段的研究,推出了不同形式、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著述。陕西人民出版社另辟新径
报纸
许多器官损害及肿瘤疾病与氧化压力引起的细胞损伤、致癌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 ROS)作为新陈代谢的产物在各类细胞中不断产生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其一跃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但是食品业在为我国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几年,我国屡屡发生的重大食
随着我国住房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住房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近年来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作为我国现有保障住房的补充和完善,为“夹心层”提供基本的住房需求,正在引起人
香蕉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纤维素纤维,由废弃的香蕉树外皮提取,由于其绿色天然的环保优势和良好的服用性能,在目前新材料开发中引人关注。香蕉纤维在纺织上的开发利用符合
本文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并依照中医理论分型论治,积极探讨如何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病,并以病案为例,传授心得。
目的:观察针刺加走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针刺加走罐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
彭胜权教授系岭南温病名家,其治疗咳嗽,经验丰富,遣药精到,疗效确切,笔者继承并发挥他的治疗咳嗽经验,效果甚佳,故通过病例予与举例。
随着工业生产的规模的不断扩大,重金属污染亦随之加重。然而,许多重金属加工企业往往忽视工作场所的环境污染,造成职业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究其原因,环境中气体颗粒物中所含的重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发病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医院健康体检发现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