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并且发展最迅猛的金融创新,也是当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前沿课题。资产证券化信托是资产证券化制度与信托制度对接下的产物,是国际上实现资产证券化应用最广泛的典型模式,也是资产证券化利用信托所特有的破产隔离功能来实现其自身需求,实现融资的方式。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经过近十年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准备,于2005年底正式启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从此我国资产证券化信托开始了实践探索并逐步发展。文章力求从理论层面与实际运作两方面对资产证券化信托做出尽量完备且深入的总结分析。首先是关于资产证券化理论与信托相关理论的发展研究,并着重对我国资产证券化采取信托模式做了详尽分析;然后对国内外资产证券化信托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案例为考察对象,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信托实践作了更深入探讨。最后基于前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了现行的资产证券化信托对金融机构与市场的有益影响,并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信托实践中的障碍与困境,同时针对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与前景展望。文章采用了归纳,演绎推理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在深入研究我国信托制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目前的资产证券化信托实践进行了研究。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信托的尝试历时将近三年,各参与主体随之发展,市场逐步成长,但仍存在若干障碍与干扰因素,文章着重对此加以分析,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