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服务“三农”做出了极大贡献,它的发展和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大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股份制、商业化等改革备受关注。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成,按照现代商业银行模式运行,在新型城镇化的大环境下,肩负在金融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服务“三农”、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任以及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重要使命。我国城镇化率在2014年达到了54.77%,结合世界城镇发展的普遍规律,表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间阶段即加速阶段,而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本文首先运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2015-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缺口进行了预测,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市民化成本、产业集约化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带给农商银行的发展机遇,并针对性地从银政、银企和银农合作三个角度提出了农商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然后,选取了农商银行中的典范江阴农商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江阴农商银行支持新桥镇城镇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总结城镇化下江阴农商银行成功的发展经验,其发展背后的农村金融服务“苏南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意义,能为新型城镇化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最后,文章为新型城镇化下农商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农商银行要明确在新型城镇化下的市场定位,突出以“三农”为主,坚定地服务中小企业;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发具有特色的业务品种,满足新型城镇化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加强风险管控,防止因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公益性而引致的金融风险;优化企业文化,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型城镇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