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遇与道德选择——弗莱彻道德选择理论及其在生命伦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i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瑟夫·弗莱彻(Joseph Fletcher)的境遇论是20世纪基督教现代化、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伦理学流派。与其它伦理学流派不同,它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某种原则、规则;它是决定即做决定的道德,而不是在预定规则的手册中“查询决定”的道德;它关注在特定境遇下如何行善、如何做可能表示最大爱心的事。   生命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它既需要对生命的深刻认识、理解和感悟,又需要伦理学理论的支持,而不是与之分离;它既要注重理论,又要注重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更偏重于实践;它既需要引用传统的伦理学理论作为自身的理论资源,又要和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展示的规律和特点相结合,不断创新,并以独特的视角拓展和深化伦理学理论从而为自身学科的发展所用。因此,境遇论的研究对不断丰富、完善生命伦理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对弗莱彻的境遇论进行仔细梳理、并将其应用于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   境遇论和生命伦理学的连接点在哪里?这是本文必须面对的问题。生命伦理学要从本质上体现对人的生命、权利、价值和尊严的关怀,或者是“为人类更好的生存开处方”。关怀和“开处方”离不开“爱”,其实,生命伦理学就是在“爱”这一伦理精神的关照下,对人的生与死、对增进入的健康和改善人的生命质量、以及对协调入与自然关系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的研究,是为人的生存开一张道德和伦理的处方。而弗莱彻的境遇论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强调具体境遇下的“爱的计算”、强调人道主义等等,这正是和生命伦理学的连接点。   境遇论既不同于仅仅强调动机善的道义论,也不同于仅仅强调结果善的功利主义,它告诉我们在具体境遇中如何进行行为的道德选择?如何以爱的精神指导人们的行为?它是一种强调从行为开始前的动机到行为带来的结果整个过程中所体现的“过程善”。   这种“过程善”如何理解?境遇论在生命伦理学中如何运用?本文试图通过以下结构来进行研究和阐释。“绪论”主要介绍弗莱彻其人、研究的主题、价值和现实意义等。第一章讨论生命伦理学依赖的传统道德选择理论,如,德性论、功利主义(目的论或结果论)、道义论(义务论);第二章将境遇论与传统道德选择理论进行比较,以找出传统道德选择理论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分析境遇论的价值和特征;第三章介绍弗莱彻道德选择理论:境遇论。先分析境遇论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选择方法,然后对境遇论涉及的六个基本命题进行详细解读以便对“境遇之爱”在“道德决断”中是如何发挥作用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第四章从境遇论的西方基督教伦理传统、实用主义“战略”和相对主义“战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境遇论的理论渊源,并比较境遇论与基督教伦理、实用主义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的异同,以便对境遇论的理解有更明确的脉络;第五章通过探讨生命与爱的关系、人道与医道的关系来论证和说明境遇论与生命伦理学的连接点;第六章通过对医疗卫生改革的境遇伦理分析、临床知情同意问题的道德选择、放弃治疗的道德选择、政府在公共健康行动中的境遇伦理分析、临床“善意谎言”的道德选择的研究,探讨境遇论在生命伦理学领域的具体应用,论证境遇论的解释力和解决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体现境遇论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生命观,基本来说,就是人们对生命的总体认识和看法。庄子的生命观是庄子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体现着庄子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以道家的最基本理论--“道”为理论基础,庄子的生命观主
“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思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的“静”思想。本文从老子、庄子、《管子》、荀子的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意向性的概念史、问题域及其研究意义,以铺垫丹尼尔·丹尼特意向姿态理论的背景,并比较了了意向性问题的两种研究进路(现象学的和分析哲学的),论述了它们
希波克拉底是希腊古典时代著名的医生,也是自然科学家、思想家。他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他的医学哲学观来源于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形成于丰富的行医实践当中,并扎根在伯
城市低保救助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极强的人文意蕴和伦理意味,体现了人道主义、公民权利、分配正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伦理思想。自1993年上海市启动城市最低
吕贝尔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在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著作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的主要是吕贝尔马克思学的其中一个观点,即马克思是最
希拉里·普特南是数十年来英美哲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在哲学界享有极高声誉。普特南关于事实与价值问题的论述是他内在实在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他关于指称/意义
学位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益最大化的空间;各种区域化或全球化的经济政治组织不断涌现;世界范围内公民更加普遍的流动。它使不同的文化进行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