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肠道是机体遭受创伤后最早发生病理生理变化的器官。Wilmore称肠道为“外科应激条件下的中心器官”;Meakins称之为“MOF”的动力器官。肠道因其在体内独特的生理环境及特殊的生理构造而参与了几乎所有危重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肠道是肌体除体表以外隔绝外环境的主要屏障,又是体内最大的细菌储源,肠道细菌或内毒素易位进入淋巴或直接引流入肝而成为炎症反应的启动者。因此在MODS的发生中,肠道既是受损的“靶”器官,又是损伤的“激发”器官。近年来在“肠道靶学说”牵引下开展了大量化学、生化药物防止内毒素移位、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等方面的药物研究,但仍存在诸如疗效、副作用、价格昂贵等不利因素,限制了临床使用。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制品不仅在毒副作用、环境污染等方面有化学、生物药品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对机体遭受严重外来损伤时肠道损伤的保护具有多靶位效应,诸如,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及抑制细胞凋亡等保护效应。由于目前开展的研究局限于中药单方、单一成分或少数传统方剂注射剂对肠道的保护研究,对于新的复方药物的研究缺少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体现传统中医药整体施治疾病的医疗思想。因此,以加强内源性抗损伤的医疗思想为指导,在中医传统方剂及现代中药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中药复方保护肠道屏障功能的基础研究,无疑对研制开发复方制剂研究的模式及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构建保护肠道屏障功能的复方中药-紫芪方;探讨紫芪方对肠上皮细胞(IEC-6 )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效应;阐述紫芪方对失血性休克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中药复方制剂保护肠道屏障的研究构建技术平台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一、应用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体外缺氧再复氧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参附方血清对细胞LDH释放的影响,建立药物血清的制备和血清药理学研究技术;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组分不同用量配比的中药复方,观察不同设计方案配比的中药复方对缺氧再复氧损伤细胞LDH释放量的影响,从而获取最佳组分配比的中药复方-紫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