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论证是围绕科学知识进行的论证,而论证教学是基于科学论证的教学,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2017年底,我国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科学论证是科学思维的要素之一。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水平中对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去落实。当前国内研究中,关于科学论证教学的实践研究较少,其中关于高中物理论证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更为缺乏。为了解高中物理教师对论证教学的认识和论证教学在一线教学中的开展情况,对70位一线高中物理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1)教师普遍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很重要,但对论证式教学缺乏理论认识,几乎没有教师对其进行深入研究;(2)大部分教师未曾开展过科学论证物理教学,但在课堂中偶尔会给学生提出主张、寻找证据、构建理由、质疑反驳的机会;(3)教师们对开展论证教学是否影响知识目标的达成存在争议,并提出了在一线教学中开展论证教学可能存在的困难。为了解常规物理教学中是否包含论证活动、论证水平如何,本研究从全国物理名师赛中选取“牛顿第三定律”和“摩擦力”的两节视频课,基于图尔敏论证模式的各个要素对课堂教学的话语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1)虽然未专门开展论证教学,但这两节常规课中隐含着论证要素,大部分的论证活动处于中等水平,教师注重学生基于证据提出主张;(2)论证活动中支援要素较少,反驳要素和限定词要素极少,缺少质疑和批判的教学难以有深层次的论证活动;(3)处于水平1、水平3和水平4的论证活动较多,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因反驳和限定词要素的缺少,导致处于水平5的论证活动极少,在两节课中缺少高层次的论证活动;(4)从论证要素执行主体的角度看,学生单独提供的论证要素除了主张以外,其他要素大部分是师生一问一答或教师提供,学生的论证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为了在课堂中开展论证教学,论证活动以学生为主,设计了基于科学论证的物理教学设计,选取SWH教学模式和PCRR教学模式结合高中物理内容进行论证式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别是:基于SWH教学模式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和基于PCRR教学模式的“静摩擦力”教学设计。基于以上研究,对一线教师实施论证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1)加强论证教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2)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合适的论证教学模式;(3)创设良好的论证环境,鼓励学生外在表达;(4)注重课堂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5)加强论证教学评价,完善论证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