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陕北干旱地区的石油污染程度日益加剧,如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修复因其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而成为首选的方法。论文针对陕北地区干旱的特点,研究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本文在前期降解石油烃混合优良菌种筛选及其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使用陕北石油污染土壤中的优良混合菌群,结合适合于陕北生态脆弱的干旱地区生长的紫花苜蓿和小冠花,在室外盆栽试验条件下,加入N源、P源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等方法,优化污染土壤石油烃降解条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微生物在有植物存在的情况下,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要好于微生物单独作用,紫花苜蓿+JQ1+JQ2和小冠花+JQ1+JQ2的两个组合石油烃降解效果较好,30d的时间内,其石油烃降解率分别达到43.4%和43.8%。(2)添加氮磷营养盐,能明显强化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以K2HPO4为磷源,紫花苜蓿+JQ1+JQ2的组合在添加NH4Cl的情况下和小冠花+JQ1+JQ2在添加NH4NO3的情况下,降解率分别可达45.1%和47.1%,石油烃的降解过程中,营养物质的供给有一定的平衡,N源、P源的加入,存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添加量及添加比例。紫花苜蓿+JQ1+JQ2和小冠花+JQ1+JQ2的组合在比例为C:N:P=360:6:1时,石油烃的降解率最高,降解率分别为50.8%和52.3%。(3)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粗品的添加有助于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但添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添加量以15ml为宜。紫花苜蓿+JQ1+JQ2+NH4CL+K2HPO4和小冠花+JQ1+JQ2+NH4NO3+K2HPO4两个组合在添加量15ml表面活性剂时,降解率分别达到60.79%和60.15%;(4)在微生物联合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植物的发芽率、生物量、根冠比和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可以用来评价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效果。论文的研究结果为陕北实际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下一步实际修复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