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状芽孢杆菌对水体中镉的吸附特性与机理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sea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吸附法因其安全性和经济性等优点,成为水体重金属镉污染修复的潜在技术之一。同时,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在展开大宝山矿山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与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课题组前期筛选的耐镉细菌Bacillus cereusRC-1作为微生物吸附剂,对水体中Cd2+的吸附特性与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开展了大宝山尾矿坝周围水体的重金属污染采样监测工作。大宝山尾矿坝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都遭受了以重金属Cu、Zn、Cd和Pb为主的复合污染,特别是Cd污染尤为严重。水体中Cu、Zn、Cd和Pb最高超标倍数分别达6倍、20倍、35倍和3倍,其中,Cd含量不仅与水体pH值呈负相关,还与水体氧化还原电位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2=0.9387)。此外,在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发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u> Cd> Zn> Pb。2、以课题组已筛选的耐镉细菌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其对Cd2+的耐受性和抗性机制。经过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NCBI数据库的比对,该菌株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GenBank登录号为JF683581。该菌株在含20mg/L Cd2+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与对照组的相当且最小抑制浓度为200mg/L,预示该菌体在水体镉污染治理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此外,采用高温法和SDS法进行质粒消除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前后菌株的抗镉性能差异不大即抗性不稳定,同时质粒提取与检测试验也未发现质粒条带。因此,初步认为该菌株的抗性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3、研究了生长菌株B.cereus RC-1对Cd2+的吸附特性。确定了生长菌株吸附的最佳条件为:pH为7.0、温度为28±2℃、转速为150rpm。另外,Freundlich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表明生长菌体对Cd2+吸附是一个异质面的吸附过程。同时,一级动力学能较好地模拟生物吸附反应的初始阶段,而且预测值与实际值接近;二级动力学能较好的模拟生物吸附反应的整个过程,而且相关系数较高。4、当无营养物质提供时,对比研究了B.cereus RC-1的活细胞和死细胞对Cd2+的吸附。首先,确定了活、死细胞吸附的最佳条件均为:pH为5.0、吸附剂浓度为1.5g/L、转速为150rpm;采用了Langmuir、Freundlich和Redlich-Peterson等三种吸附平衡模型对菌株吸附过程进行模拟。对于活细胞,三个模型都适合拟合其吸附过程,表明活细胞吸附是一个异质面的吸附过程,除了细胞表面吸附之外,其他生物吸附机制如胞内积累等有可能参与了Cd2+的去除过程;对于死细胞,Langmuir模型最适合拟合其吸附过程,而且RL值远远小于活细胞,说明死细胞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单分子层吸附并且更加有利进行。其次,对于死菌体吸附,基本在30min内,达到了最大吸附量的93%,而活菌体则需要约50min,而且二级动力学更适合描述两者的动态吸附过程,说明两者是以化学吸附过程为主。最后,通过Zeta测定、TEM、SEM-EDS、FTIR、胞内积累试验和解析试验等,探究了死细胞吸附效果优于活细胞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死细胞表面展示了更多的吸附位点和负电荷量,另一方面活细胞内部对Cd2+积累作用并不显著。5、当有营养物质提供时,探讨了生长菌株B.cereus RC-1对Cd2+吸附机理。首先,SEM-EDS、TEM和AFM结果表明,除了20mg/L Cd2+初始浓度之外,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菌体表面粗糙度Ra和RMS都显著增加,尤其当高浓度Cd2+时(>20mg/L),生长菌株部分细胞发生了严重变形和细胞质收缩。其次,Zeta测定表明当低浓度Cd2+(≤20mg/L)时,随着菌体的生长时期所起作用的大小也有所不同;而在高浓度Cd2+(>20mg/L)下,静电吸引在生长初期迅速达到了平衡,但生长后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吸附Cd2+。 FTIR分析表明生长菌株表面参与吸附官能团有-OH、C=O、-NH和-CH等,其中-OH和C=O是优先吸附位点,而且在高浓度下,蛋白质中酰胺基在吸附过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最后,胞内外积累试验表明当较低Cd2+浓度(≤20mg/L)时,吸附过程以胞内积累为主;当高Cd2+浓度(>20mg/L)时,吸附过程以胞外吸附为主。综合分析,表明生长菌体在不同镉浓度下的吸附机制有所不同,而且当较低Cd2+浓度(≤20mg/L)时,生长菌体的吸附效果较好。6、探究了生长菌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吸附机制。B.cereus RC-1对Cd2+吸附过程初期是一个产酸的过程,后期开始产生碱性物质,这可能是菌体在不同生长时期有不同的吸附机制,同时pH值总体变化不大,说明离子交换不显著。而且,菌体的胞外吸附与胞内积累同菌体处于哪个生长时期有很大关系,对数期细胞的总吸附容量大于稳定期的。此外,当含有ATP酶活性抑制剂DCC的条件下,DCC不仅提高了生长菌体对Cd2+的去除率,而且还阻止了细胞内部Cd2+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去,进而避免了二次污染。
其他文献
变频设备广泛应用于海上采油平台,但是变频设备对海上采油平台电网也造成了很多的干扰,特别是大量的电潜泵开始直接使用变频柜控制以来,虽然采油产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变频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由本刊编辑部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于 2 0 0 2年 4月 2 0日——— 2 2日在北京联合举办。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4 0余名专家
在西方文学里,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浮士德》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又是它的终结。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神被边缘化,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鞭毛亚单位蛋白基因(flaA)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系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鞭毛亚单位蛋白的致病作用和免疫保护性提供前提条件。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
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易丹先生商榷赵炎秋易丹先生的《超越殖民文学的文化困境》(《外国文学评论》94年2期,以下简称易文)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黄宝生先生的《外国文学
深毛囊炎为化脓性毛囊炎,西医通常采用手术切割排脓进行治疗,但术后常留有疤痕,影响美观,偶有不适症状出现。采用火针治疗深毛囊炎疗效显著,相较于西医手术治疗具有治愈快、
<正>四年前,当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拿起手术刀,对涉及110多家央企的2500多家酒店,总计账面资产达上千亿的国有资产实施"主辅剥离",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将中央企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千羽鹤》不仅是"日本式哀伤美"美学的体现,也是川端康成的"茶心·禅心"小说美学开出的一朵"幽艳的日本散文最后的花",是地地道道的东方小说美学之花。
<正> 在声乐个别课中,解决女声的混声问题不再是声乐界的攻关难题。然而,在许多师范学校的声乐大课中(包括音乐课中的歌曲演唱部分、合唱队的训练等),女声的混声问题仍让不少
虚拟试验支撑框架研究是引领整个虚拟试验验证系统快速有效发展的核心,也是试验测试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针对虚拟试验验证技术的应用背景,研究了美国国防部开发的试验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