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语的‘-(?)(?)’是不能独立使用的补助形容词,然而它却能通过与不同语尾的搭配表达出‘希望’、‘意图’、‘推测’等诸多意义。本稿把其中的‘希望’和‘意图’看作是‘所愿’领域中的两个下级范畴,旨在研究韩国语该领域中含‘-(?)(?)’的惯用形式之特征及其在汉语中的对应表达。同时为了使‘-(?)(?)’惯用形式的特点清晰地体现出来本稿也对韩国语相关的常用惯用形式进行了简单分析。从韩国语学界来看关于‘-(?)(?)’的本体论研究数量较多且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针对其在汉语中对应表达形式的研究却风毛麟角。也正是说在此方面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因此本稿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从意义特征、语法应用特征及其话用论的特征等三方面,对表示‘所愿’的‘-(?)(?)’惯用形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以及每一对应形式所具有的特征。从而找出中·韩各常用‘所愿’表达方式于各方面所表现出的特性,使其异同较清晰的呈现出来。本稿在韩国语方面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 (?)(?)’,‘-(?)(?) (?)(?)’和‘-(?)(?) (?)(?)’,汉语方面主要研究了作为能愿动词的‘想’、‘希望’、‘要’和‘打算’。本稿认为‘希望’与‘意图’的区别在于‘希望’只包含了欲做某种行动的‘想法’、‘心思’,而‘意图’在此基础上更包含了为这一行动所进行的‘谋划’、‘计策’等。因此‘意图’就应是针对能力范围内的行动而言,以行动的能力为前提而存在的,而‘希望’则无此限制仅是种单纯的心理状态。另外如果说‘-(?) (?)(?)’所表达的‘希望’是较为漠然的、一般状态下的希望,那么‘-(?) (?)(?)’所表达出的希望则是积极的、具有当为性质的‘希望’。‘想’同时具有‘希望’与‘意图’的意义;而‘要’则只有‘意图’的意义,并且其表达的意志要比‘想’所能体现出来的意志强烈得多。‘-(?) (?)(?)’与‘-(?) (?)(?)’通过形式的变换都可以表现第三人称的‘希望’但是‘-(?)(?) (?)(?)’却只能表示第一人称的‘意图’。而汉语的能愿动词却可以不经任何变化就轻易地表达出第一、三人称的‘希望’或‘意图’。韩国语的惯用表现形式可以与时制语尾结合来表示时态。而汉语的能愿动词以及与能愿动词相连接的动词都不可以与表示时态的标志‘着、了、过’相结合,如欲体现时间则只能通过具有时间意义的词汇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