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D-缺失型的实验研究及2家系调查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ixiong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hD—缺失型是Rh血型系统一种极为罕见的变异体。在血清学上表现为红细胞上RhC/c、E/e抗原的完全缺乏和(或)D抗原的过量表达。RhD—缺失型个体极易由输血或妊娠免疫,产生高效价的抗C/c、E/e的联合抗体(即抗Hro抗体),引起严重的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然而,目前对RhD—缺失型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了2例疑似RhD—缺失型的病例,并对这2个体及其家系成员在血清学和分子结构上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第一章RhD—缺失型血型血清学检测与家系血型调查RhD—缺失型是从血清学角度定义的。我们采用经典的血细胞凝集法,对2个体进行了血型血清学检测,包括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与鉴定、抗体效价检测与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并对两个家系所有家系成员进行家系血型调查。结果显示,两个体红细胞上RhC/c、E/e抗原完全缺乏且血清中存在针对这些抗原的抗体。家系调查中发现:2个体分别来自近亲和非近亲婚配的家系,且亲代成员Rh表型均为纯合状态。因此,我们认为:2个体均为RhD—缺失型,RhD—缺失型可发生在近亲和非近亲婚配的家系中。第二章Rh血型基因分型与序列分析为了初步了解RhD—缺失型个体发生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对两例RhD—缺失型个体以及家系成员RHD与RHCE基因多个外显子与内含子进行扩增。根据PCR-SSP结果,对发现的与Rh表型不符的异常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结果发现:两RhD—缺失型个体Rh血型基因经PCR-SSP扩增后均可获得D、e相关片段。对异常的e相关片段测序发现:RhD—个体1第5外显子第251886位核苷酸出现缺失,251922与251954位点发生突变。RhD—个体2存在第5外显子251953位的突变。由此我们推断:Rh基因外显子的缺失以及单个核苷酸的缺失与突变可能是导致Rh缺失型D—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正> 一、略论我国文字的起源文字是在原始氏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开始只有极为简单的文字,是帮助人们记忆一些简单的事物,以免遗忘
认为养老服务供需失衡是我国当前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从供给侧看养老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结构失衡两大问题。目前,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应包括促
贵州省是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喀斯特地区以其脆弱性和难恢复性使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对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
<正> 保护公民财产权是宪法的本质要求,是宪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最早确立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宪法之中。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17条宣明的"私有财产为神圣不
采用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研制固体浮力材料。间苯二胺 (MPD)、顺丁烯二酸酐 (MA)、二氨基二苯砜(DDS)及 593四种固化剂对比研究表明,MPD和DDS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轴向压缩
自古以来缘边在中国传统服装中就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缘边就是将衣裳边缘易脱纱处如领、襟、袖口、两侧开衩和下摆等处用面料包缝起来,形成具有功能性的边饰。通过对传
作为知识资源的管理和服务部门,图书馆正积极推广和应用知识管理,以产生巨大的价值。然而,目前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涉及。通过对基于知识管理的图
新闻播音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之外,还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规范的语言、保持积极的镜头前状态、掌握多样化的新闻播音样式、掌握好播音的语速和节奏、准确处理好重音
皮纹选材作为遗传选材的有效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我国优秀青少年蹦床网上运动员皮纹特征的研究,得出结论:我国优秀青少年蹦床网上运动员在多项皮纹指标上具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