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hD—缺失型是Rh血型系统一种极为罕见的变异体。在血清学上表现为红细胞上RhC/c、E/e抗原的完全缺乏和(或)D抗原的过量表达。RhD—缺失型个体极易由输血或妊娠免疫,产生高效价的抗C/c、E/e的联合抗体(即抗Hro抗体),引起严重的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然而,目前对RhD—缺失型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了2例疑似RhD—缺失型的病例,并对这2个体及其家系成员在血清学和分子结构上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第一章RhD—缺失型血型血清学检测与家系血型调查RhD—缺失型是从血清学角度定义的。我们采用经典的血细胞凝集法,对2个体进行了血型血清学检测,包括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与鉴定、抗体效价检测与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并对两个家系所有家系成员进行家系血型调查。结果显示,两个体红细胞上RhC/c、E/e抗原完全缺乏且血清中存在针对这些抗原的抗体。家系调查中发现:2个体分别来自近亲和非近亲婚配的家系,且亲代成员Rh表型均为纯合状态。因此,我们认为:2个体均为RhD—缺失型,RhD—缺失型可发生在近亲和非近亲婚配的家系中。第二章Rh血型基因分型与序列分析为了初步了解RhD—缺失型个体发生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对两例RhD—缺失型个体以及家系成员RHD与RHCE基因多个外显子与内含子进行扩增。根据PCR-SSP结果,对发现的与Rh表型不符的异常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结果发现:两RhD—缺失型个体Rh血型基因经PCR-SSP扩增后均可获得D、e相关片段。对异常的e相关片段测序发现:RhD—个体1第5外显子第251886位核苷酸出现缺失,251922与251954位点发生突变。RhD—个体2存在第5外显子251953位的突变。由此我们推断:Rh基因外显子的缺失以及单个核苷酸的缺失与突变可能是导致Rh缺失型D—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