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条件下的新可竞争市场理论及政府规制创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t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三大变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网络化、经济知识(信息)化越来越明显。这三大变化趋势共同促进了新经济的形成。在新经济条件下,随着网络技术和IT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始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纵向一体化走向横向一体化趋势,战略联盟、虚拟企业迅速增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一些网络效应较强的新兴产业,企业的规模、市场的集中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竞争性行业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它们的效率却比那些有众多公司竞争,不存在垄断结构的市场效率要高。 集中度较高的垄断市场之所以比拥有众多小企业的市场更有效率,是因为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新经济条件下,由于技术水平及企业的组织形式的改进,使进入壁垒下降、沉没成本减少,形成了新的可竞争市场,使市场的“潜在竞争”加强。加之,经济的全球化、产业融合、市场主权的转移,企业的“在位竞争”也显著提高,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压力,这使市场上的企业,即使是垄断企业,也都不敢轻易执行垄断行为,损害市场效率。现代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垄断不仅不再阻碍竞争、抑制技术进步,反而推动技术创新,促使竞争向高级阶段发展,此时,市场垄断主要表现为有效率的垄断结构形式。 因此,对于建立在哈佛学派SCP模型基础上的传统反垄断法必须进行创新。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1)反垄断的目标应从纯粹的限制垄断地位、保护竞争者利益以促进竞争转为从促进技术创新、维护消费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角度来维护市场秩序。(2)反垄断法规制的对象应从垄断结构转变为垄断行为,对于有效率的垄断结构应进行保护、支持。(3)反垄断规制的手段应市场化,由传统的直接干预市场转变为间接调控,引入市场竞争机制。(4)虽然,新经济条件下,市场垄断主要表现为有效率的垄断结构,但在某些情况下,不排除垄断结构向垄断行为转化的可能,因此,反垄断的重点应是防止垄断结构向垄断行为的转化,一旦垄断表现为垄断行为,反垄断法就应立即制止。 而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则应注意以下几点:(1)反垄断法不是要
其他文献
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类型,它起源于人类为了生存需求而对自然地利用和改造,蕴含了当地居民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态智慧。随着人们对使用空间、舒适度
针对配电网因点多面广以及负荷处于时刻变化而导致低电压难以提前监测的问题,构建配电网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业务和应用之间的有效融合,开发基于大数据的低电压准实时监测方
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核心是区域知识生产体系的建设。区域知识生产体系是在区域内部形成知识生产——知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知识成果扩散和反馈——新的知识生产之间的循环
区域经济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我国作为自然条件复杂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世纪之交的今天,人类社会正迈进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也初见知识经济的端倪。作为知识获取和实现创新途径的网络学习过程,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而对网络形成、网络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活血法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益气化痰中药方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疗程8周;配合面罩吸氧(10~15)h(不排除睡眠时间),氧流量(1~3)L/min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都有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人口素质、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不同以及投资政策不同导致各地的经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早期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却主张通过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其核心是解决古典经济学所强调的资本积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进程加快,外贸迅猛发展,外贸依存度也随之快速上升,给我国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应降低高新
利润的分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焦点问题。建立良好的利润分配策略影响到供应链企业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并最终实现目标,是企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博弈论是解决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