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能量大小及处理时间与关节软骨细胞及基质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 方法:制作3副牛膝关节软骨退变模型,每副牛膝关节在股骨髁部选取2个实验区域。每一个实验区域用刀片划分4个单元格,其中3个单元格为实验组,1个单元格为对照组,单元格大小约为1cm×1cm。本试验采用双极射频气化技术,参数设定选择CUT-1、CUT-3、CUT-5,以相应输出能量15W、40W、70W分别处理3个实验组,处理时间为1min,未作处理的为对照组。共6个实验区,每区分4组,获24份标本。处理后用刀片全层取下单元格内软骨,每份软骨分三部分,分别用HE染色、荧光染色、葡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释出率测定,研究射频消融能量大小与关节软骨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同时,另制作3幅牛膝关节软骨退变模型,设计同前,分别采用40W的射频消融能量处理10秒、30秒、60秒,未处理的单元格作为对照组。每份软骨分三部分,分别用HE染色、荧光染色、GAG释出率测定,研究射频消融能量处理时间与关节软骨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 结果:HE染色:随着射频消融能量的增加,软骨细胞空泡(变性、坏死的软骨细胞)率明显增加,15W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40W组、70W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随着射频消融能量处理时间的增加,软骨细胞空泡率明显增加,10s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30s组、60s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荧光染色:随着射频消融能量的增加,软骨细胞坏死率明显增加,15W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40W组、70W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随着射频消融处理时间的增加,软骨细胞坏死率明显增加,10s组、30s组、60s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GAG释出率:随着射频消融能量的增加,GAG释出率减少,前二天,15W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40W组、70W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第三天,与对照组相比,各组虽无差异(P>0.05),但随着射频消融输出能量的增加,GAG释出率仍在减少。同时,随着射频消融能量处理时间的增加,GAG释出率明显减少,第一天,10s组、30s组、60s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第二天10s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30s组、60s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第三天,与对照组相比,各组间虽无差异(P>0.05),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GAG释出率仍在减少。 结论:射频消融能量大小及处理时间与关节软骨细胞及基质损伤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1cm×1cm软骨单元格内,用15W的射频消融能量处理1分钟,对关节软骨细胞及基质的损害较轻,可能相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