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以某商业银行A分行为例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性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基于国内金融市场和银行经营环境的特殊性,流动性风险管理手段在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客观需要上仍显匮乏,防范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提高流动性压力冲击的应对能力仍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刚性约束,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比较随性,但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不断显著,银行存贷款等业务对这个变化的敏感度增加,也就是说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也随之增加。也正因为如此,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研究。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采用系统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定性法和定量法等方法,在阐述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合理化意见,以期在指导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  为提升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在对某商业银行A分行的流动性管理现状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包括强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强化贷款风险管理、采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和组织形式、引入流动性压力测试、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等。希望通过这些政策的应用,有利于A分行应对流动性管控压力,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效果,在实现该行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叙事文本中的空间生产现象,形塑了空间并置的不平衡关系,对《子夜》叙事的展开和写作动机的显现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市空间强大的空间生产能力,使家庭空间与乡村空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价值重构、主体异化与性质衍义,同时,空间化的安排也使叙事体现出历史政治性的隐喻特质。  关键词:空间生产《子夜》都市空间  一.引言  现代文学发展到第二个关键十年,除了延续启蒙与革命主题,还面临民族资本、无产阶级及列
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给人的一种总的感觉是“悲凉”——天气寒凉、民生凋敝、故乡“隔膜”、希望渺茫,“悲凉”是全文的基本格调.抓住“悲凉”二字就是抓住了文章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