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t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对事关群体性利益的事件也越加关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尽可能的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尤为重要。但由于当前我国立法状况并不能完全符合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审判时时常出现运用一般条款弥补法律漏洞的的情形,这直接导致的同案不同判的发生,在社会上引起了许多争议,法律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一般条款在司法实践中的一般的理论及国内外立法,探究作为一般条款的公序良俗原则在实务中得以规范运用的具体标准及细则。文章第一部分首先从概念法学的角度对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概念的进行了区分,实际上也就认同了公序良俗原则包括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对社会普世价值观的保护两部分。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观点,而是基于法学理论及司法实务的双重视角,对公序良俗的适用准则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基本概念界定后,文章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上对公序良俗原则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解析,为在司法实践中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提供理论支撑。对于上述本质和功能的论述,本文不只是对以往研究结论的简单综合,而是从实务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理解。认为在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将道德规范引入到规制社会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之中,是对“个人有追求自由以及幸福之权利,可同时唯于适合公共利益之限度,赋予法律之权力,负有以其力公共利益之义务”的充分肯定,即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公共利益而限制个人自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个人的利益。第三部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公序良俗原则的相关规定,指出目前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公序良俗原则时存在的问题,即应分清在在什么场合,什么条件下可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在什么场合,什么条件下不可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对其作用做到扬长避短。第四部分通过对现行的国内外立法状况的考察,本文认为要想在审判中对作为一般条款的公序良俗原则的使用进行规范化,改变同案不同判的现状,就应建立一套程序化标准。首先通过引入价值判断的方法,对公序良俗内容的基本框架进行构建,这就要求审判者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而非仅仅依赖法官的主观好恶进行取舍。这种客观标准的建立可通过构建具有层级性、地域性、程序性的参考案例制度实现。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按照2008年我国慢性疾病患病率调查结果20%推算,全国范围内,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未来十年,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我国慢性病疾病死亡人数将增长
本文首先研究了聚苯胺(PANI)的电化学性质。电化学方法合成的聚苯胺在循环伏安曲线上有三对氧化还原峰,两对是聚合物特征峰,另一对是降解过程中产生的醌类物质产生的。在酸性
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是以木版年画和风筝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聚集地,该地区民俗文化资源富集、社会和经济基础良好,近年来以民俗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采用开放的工业标准,集成运动控制、逻辑等多领域功能,拥有通用的开放平台以及高性能等诸多优势,在工厂自动化
<正> 六十年前,Pregl创建了有机元素微量分析方法,这对当时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有机元素微量分析不断发展,曾出现了空管燃烧、快速燃烧和氧瓶法等快速分解方
伍尔夫被奉为女性主义的先驱,因为在许多作品中她描述了女性的悲惨境遇,抨击了导致男女不平等的父权制度。特别是在其女性主义代表作—《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她探索了不利于
哈萨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哈萨克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丰富的反映民族才能与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够为
目的:通过对66例气血两虚型斑秃患者的临床研究,观察养血生发汤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6例气血两虚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测量离体牙槽骨高度及密度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其应用于牙周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相同条
目的:毒品进入机体后可致多系统发生病变。吸毒人员普遍存在消化道症状,影响吸毒人员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不良可影响吸毒人员的康复治疗和导致复吸。因此,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