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P)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BP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8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BP患者共16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病史、既往史、个人史、血压、头部CT或MRI、血脂、血糖、一般内科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等进行收集,以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受凉、外耳道疱疹、吸烟史、饮酒史这9项为对象,探讨其与BP发病的相关性。对其中21例BP者、以非BP且排除耳部疾病者为对照组,进行颞骨内耳颅底CT检查,应用图像重建技术行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测量BP者患侧、健侧、对照组与BP者患侧的相应侧(文章中简称为对照组相应侧)面神经管各段(迷路段、水平段、垂直段)的最小管径、各段是否存在裂缺、各段周围是否存在炎症,探讨BP发病与面神经管发育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SAS数据分析包,对BP发病与年龄的关系比较使用t检验,BP发病与性别的关系、BP发病与各发病可能相关因素的关系比较使用2检验,各发病可能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使用Logistics回归,BP发病与面神经管各段最小管径的关系比较使用假设检验(正态性检验、t检验),BP发病与各段是否存在裂缺、各段周围是否存在炎症的关系比较使用2检验。P<0.05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受凉、外耳道疱疹、高脂血症、饮酒史均与BP的发病有关(P<0.05)。②多因素分析(Logistics回归)显示,受凉、外耳道疱疹、高脂血症均为BP发病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受凉>外耳道疱疹>高脂血症。饮酒史为BP发病的保护因素,无显著致病作用。③假设检验(正态性检验、t检验)显示,BP患者患侧面神经管各段最小管径均小于健侧;对照组相应侧的面神经管迷路段、水平段最小管径较患者健侧无明显差别,但垂直段较患者健侧大。④单因素分析显示,面神经管水平段裂缺、垂直段裂缺、水平段周围炎症与BP的发病有关(P<0.05)。⑤本组病例中BP患者的复发率为7.5%。结论:受凉、外耳道疱疹、高脂血症均为BP发病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受凉>外耳道疱疹>高脂血症。面神经管迷路段最小管径、水平段最小管径、水平段裂缺、垂直段裂缺、水平段周围炎症均与BP的发病有关。而BP发病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面神经管垂直段最小管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