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业发展迅速,突出表现为资产总量持续增加,同时,金融效率也有所提高,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金融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贫富两级分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因此,研究中国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剖析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使其成为收入分配改善的推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国内外理论界对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大致分为三种结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Kuznets倒“U”关系、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门槛、非均衡两大效应,产生了“金融抑制”。此外,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并利用Sundrum(1990)提出的分组加权法计算出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所选取的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既涉及金融深度(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也包括金融效率、金融结构指标。首先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确定变量是否平稳及其单整阶数,建立VAR模型,利用协整检验方法确定金融发展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建立VEC模型,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检验金融发展各变量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因果关系,最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像及影响程度做进一步探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金融规模的扩大会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也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主要因为我国极其严重的金融抑制。金融效率的提高会降低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也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体现了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减贫作用。金融结构的完善会降低全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短期来看,我国的金融发展规模、效率、结构,经济增长对全国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的冲击总是会偏离长期均衡,如同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因此,存在着金融发展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正向作用,我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作为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不应动摇。在中国金融发展中适度发展金融规模,进行深层次的效率提高和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