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参与作业是近年来子女教养研究领域当中新近兴起的研究主题,对其展开的探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几十年间,研究者在对家长参与作业的概念界定与测量方法的厘清过程中发现家长参与作业并不一定越多越好,合适的参与方式与风格才能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反之甚至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一发现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研究发现,在参与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当家长采取的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性、需求回应与情感支持为核心的支持型参与风格时,家长参与作业与一系列积极结果相关联;而当家长采取的是以施压、支配、惩罚等方式为主的控制型参与风格时,家长参与作业则与一系列消极结果相关联。然而,现有研究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对于家长参与作业风格影响差异的考察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怎样的参与风格是更有益的,却未能回答应该如何帮助家长塑造有益的参与风格;另一方面,在参与作业这一需要双方共同参与、互动的活动中,过往研究多采用单方面自我报告法来收集数据,难免存在误差。此外,目前的研究结论多是在西方国家的社会环境与教育制度下加以验证的,对于了解中国家长参与作业现状的帮助仍然有限。基于此,本文拟在中国教育环境下探讨家长参与作业时的典型风格倾向及其对子女作业表现、学业表现与亲子关系的影响,并通过对家长参与作业风格的前因变量及其作用机制的考察来回答怎样塑造有益的参与风格的问题,以期对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研究共包括两个部分,将在开发并检验中国家长参与作业风格量表的基础上,共同考察家长参与作业风格的前因与结果变量。具体来说:(1)研究一在已有文献与质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一份特定于中国家长参与作业风格的量表,并在自我决定论的理论基础上分为支持型参与风格和控制型参与风格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各包含10道题。在中国413名中小学生当中所进行的施测结果表明,量表的信度(支持型参与风格α=0.86,控制型参与风格α=0.84)、结构效度及效标关联效度均达到良好水平,适合用以测评中国家长在参与学生家庭作业时的风格倾向。(2)研究二则利用研究一中所开发的测量工具,通过配对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国家长参与作业风格倾向及不同风格对学生作业动机、学习态度与亲子关系的影响进行考察,并基于家庭教养生态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深入分析家长的作业辅导压力与伴侣协作支持对其参与风格的潜在影响。针对312组亲子配对样本的结果分析表明,在家长的支持型参与风格影响下,学生会有更强的作业内部动机、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更良好的亲子关系。且家长的作业辅导压力与伴侣协作支持在其支持型参与风格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重要影响:家长的作业辅导压力能够负向预测其支持型参与风格倾向,但压力的降低却并不一定导致支持型风格倾向的增强,伴侣协作支持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只有在较高伴侣协作支持的条件下,随着压力降低,支持型参与倾向才会得到显著增强。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配对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家长参与作业风格的影响进行了再次验证与补充,并深入分析了家长参与作业风格的形成机制。从理论角度来说,不仅关照到了中国独特的教育环境与文化背景,也为家长参与作业风格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实践角度来说,研究结果为帮助家长了解并尝试塑造最具适应性的参与作业风格提供了相应的思路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