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基因表达在乳腺癌MCF-7细胞纳米磁热中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当前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术联合放化疗,除此之外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也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常用手段。由于乳腺癌的术后易复发以及长期使用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等问题,使得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近年来,磁热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物理升温对肿瘤区域进行加热从而杀死癌细胞,目前已经在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应用。磁热疗尽管发展迅速,可是磁热疗的生物学效应目前尚不明确。本课题利用Fe3O4纳米颗粒作为热疗剂,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磁热机理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磁热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旨在寻找有效的磁热分子标记物。结果表明:本课题利用有机相高温热分解法制备的热疗剂Fe3O4纳米颗粒尺寸均一,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6 nm;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在Fe浓度小于100μg/mL时细胞相容性良好;通过对加入Fe3O4纳米颗粒立刻进行磁热(Extracelluar-Magnetic hyperthermia,E-MHT)和加入Fe3O4纳米颗粒24 h后磁热(Intracelluar-Magnetic hyperthermia,I-MHT)比较,发现两组的细胞磁热升温一致,10 min后均达到了46℃,但I-MHT组细胞死亡率接近80%,E-MHT组细胞死亡率仅为20%;遂对上述两组细胞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I-MHT组共有396个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E-MHT组基因表达并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对I-MHT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发现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肿瘤发生相关的TGF-beta信号通路中的Id4基因发生了明显下调,并利用q-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对该基因的表达进行了验证;后期通过siRNA干扰Id4基因的表达,发现MCF-7细胞的磁热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慢病毒过表达实验表明,当Id4过表达后,乳腺癌的磁热疗效果一定程度被减弱。因此认为Id4基因表达下调可以有效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磁热疗效果,Id4基因在乳腺癌肿瘤磁热疗扮演重要角色。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网络资源标识系统DOI及其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网上数据库检索系统SpringerLink中的DOI检索。
近年来,塔河油田为满足部分侧钻井的地质避水要求,采取从石炭系巴楚组或奥陶系上部桑塔木组泥岩段进行开窗侧钻,但泥岩在井内液体浸泡下存在易坍塌、掉块等不稳定问题,给钻井、完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征象多参数综合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观察以下指标:病灶形态,病灶边界,病灶周围,病灶内部,病灶后方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