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城市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城市化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增大,对耕地的占用不可避免,而城乡结合部首当其冲。因此,对城乡结合部的耕地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理清耕地变化的去向,揭示其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耕地变化与各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政府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协调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内黄县城乡结合部为例,研究其耕地变化情况及驱动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 1.在分析国内外城乡结合部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综合分析河南省内黄县近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的社会经济情况,利用MAPGIS等软件对内黄县两轮规划基期年2006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分析城乡结合部6乡镇3年来的耕地变化情况,并说明耕地变化的来源和去向。 2.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研究了人为驱动力同城乡结合部耕地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按乡镇逐一找出了6乡镇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增长、非农生产、农业科技投入等因素为内黄县城乡结合部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3.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策,如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贯彻执行耕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强耕地变化动态监测和监管,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度,促进土地征用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化,以期为政府制定政策,编制规划,促进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